妈妈|你习以为常的举动,一直都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妈妈|你习以为常的举动,一直都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文章插图
1.
孩子缺乏安全感,我该怎么办?
好友苏打来电话,状态很差。没寒暄几句,就急切地抛出了问题:
“我儿子特别缺乏安全感,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要怎么才能帮到他?”
苏的声音都在颤抖了,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没有安全感。胆小、怯懦,一离开自己孩子就大哭大喊。我仿佛看见这个没安全感的孩子此刻正瑟缩在妈妈的怀里低声抽泣,而这个无助的妈妈显然已经被吓坏了。
她的儿子我是见过几次的,一点也不像是寻常六七岁男孩的那种闹腾,外表文弱安静,性格是内向又固执。
上一次见面是在亲子聚会中,他想要的小挖掘机被另一个小孩先拿到了,而他一句话也不说,就那样直直地盯着自己妈妈的脸,紧紧拽着妈妈的手。
他妈妈顿时就明白了孩子是想让她替自己要回挖掘机。
苏开口跟拿挖掘机的小男孩说了,可他却拿着挖掘机调皮地跑开了。
妈妈|你习以为常的举动,一直都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文章插图
这下可好,苏的儿子生气地甩开妈妈的手就跑了,似乎是在责怪妈妈没本事。苏穿着高跟鞋一路追过去,又抱着哄了好一阵才一起回到座位。
她给我打电话,是因为当地的幼儿园马上就要开园,但儿子又哭又闹,就是不想再去幼儿园了,一遍遍说“要跟着妈妈上班”。
苏也被气哭了,反复跟我念叨,
“我全心全意照顾他,这还不够好吗?不是说缺少了陪伴孩子才会没有安全感吗?为什么我几乎忘我地陪着他,可他还是没有安全感?到底要我做什么,他才会更好一些?做个女人太难了,当妈太难了……”
2.
孩子的安全感下降了,父母就安全了
这并不是苏一个人的感受,有太多的家长都带着这样的疑问,也发着这样的感慨。
男人女人确实都不容易,但当妈更是挑战。
妈妈|你习以为常的举动,一直都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文章插图
我也理解,苏现在的这些感受,并不是没有来由。
苏是80后,出生的那天,父母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叫“领兄”。寓意很简单,父母就是想让她“领来一个兄弟”。
苏跟我们几个亲近的朋友说,
“我知道,我都不配拥有一个独立的称呼,甚至都不配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父母的期待。”
其实这也是我们许多父母正在做着的事,把自己的无力、无奈都捆绑在一个更弱小的个体身上,还寄予浓厚的期望。
苏从记事起,就记得爸妈总是吵架,而几乎每一次吵架,都最终会吵到“儿子”的话题上。她那时总是默默在院子里对着月亮许愿,求月亮婆婆赶快赐给自己一个真的“兄弟”。
她还以为,如果“领来了兄弟”,父母就不会吵架了,她也就可以叫自己想叫的名字“朵朵”了。
然而,兄弟后来的确是来了,父母却仍然总是吵架,也没有谁记得她曾经想被称呼为“朵朵”。
妈妈|你习以为常的举动,一直都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文章插图
于是她一直以来都很怕别人会不喜欢她,一直刻苦学习,不敢像弟弟一样对父母撒娇,结婚时就找了外人看来大不如她的丈夫,工作时又怕自己是新手会干不出成绩,就找了一家小的公司“蜗居”了起来。
她就怕差了哪一点,会被世界抛弃。
可事实上,舍弃自己的感受,也并没有换来别人的尊重和爱惜。
于是问题的症结是,她就像一些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一样:怕被世界抛弃、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怕适应不了新变化……
可让她最害怕的是,因为没有养育好儿子,失去了最后一丝“价值”。现在看起来儿子其他的都还好,就是没有安全感。
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极其需要妈妈时时在场。
而她六岁的儿子极其“懂事”,认同了妈妈的这个逻辑:是的,我的确是非常缺乏安全感,我离不开妈妈。
小小的他知道,只有自己的安全感下降了,时时需要妈妈的陪护,妈妈才会多点安全感。
3.
当不安全感烙进人格
还有很多的孩子,他们从父母的身上学会了不安全感,又为了父母,维持着那份不安全感。
就习以为常的夫妻吵架来说,那个被迫处于其中的孩子只能承受着这个不稳定的漩涡,并学着在漩涡中艰难地寻求生存。
有很多的孩子都在父母的争吵中恐惧地哭泣,而这样通常都只会让父母变得更暴躁,甚至把孩子裹挟进这个矛盾中来。
妈妈|你习以为常的举动,一直都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