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中|社区团购终有一战:我的团长,谁的团?( 二 )


红星资本局从多方了解到,多家平台给予团长的佣金都是销售额的10%左右,遇到特殊的品类会有所调整,比如牛奶的利润薄,团长的佣金只有约销售额的5%。
也就是说:原本应占销售额20%-40%的成本,平台借助团长的人脉,将之压缩到10%左右。
所有正在做社区团购的平台几乎都意识到:团长是这一战中最重要的存在之一。团长越多,市场越大。
某平台的商务拓展(BD)娇娇告诉红星资本局,光她手上负责的这一大片区,仅12月2日一天,就有273个人通过线上培训和考试成为新的团长。
娇娇称,以前,团长在一个月内的销售额不满3000元,立刻就会被淘汰出局、关闭团长权限;但现在,她所工作的平台已经暂时取消了淘汰机制,尽可能地增加团长的数量。
不止是一家平台这样做,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成都市中心的老旧社区,多家平台都进行了扫街式地推,他们多选择经营多年的小店,将门店和老板发展为“自提点”和“团长”。
关键中|社区团购终有一战:我的团长,谁的团?
文章插图
在一家小店门口,摆放着多多买菜的宣传海报。
其中,如滴滴所谓的“不设上限的投入”,带来的结果是最直观的。
红星资本局随机查看了一条街道的情况,发现光这一条街上就有3家橙心优选的自提点,最近的两位团长相隔只有18米,而且互相认识。
老郭告诉红星资本局,橙心优选在这条街上第一个找的是他,“如果说只在我这里做,我可以把我的客户群打开,现在一条街到处都是,我就不想做了,没什么意思。”
时隔半个月,老郭说起这件事来仍有点恼怒。
在他的设想中,他和橙心优选本应是互利共赢。但是,地推的工作人员在他成为团长后,第二天又找了同一条街的其他人。因为这事,老郭不愿意做任何推广,半个月过去,他的累计收益只有51块。
或许对于平台来说,同时联系一条街的多个人成为团长,最终优胜劣汰,是最省力的方法,但也暴露出另一个难点:不是每一位团长都能接受平台在一条街“脚踩多条船”的情况下仍全力付出。
自挖墙脚的团长
关键中|社区团购终有一战:我的团长,谁的团?】带的是谁的团?
目前,各家对团长的争夺正愈演愈烈,仅以成都为例,团长们和平台之间几乎都不是排他性合作。也就是说:同一位团长,可以带团购买A平台的产品,也可以带团在B平台下单。
红星资本局在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团长都至少身兼2个平台的团长之职,甚至有的同时是4-5个平台的团长。
表面上看,团长的确是被平台收拢到旗下,但是团长的团究竟属于谁?
红星资本局在成都陆续走访了多家不同平台的团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同时和多家平台合作的团长,哪怕采访人员见面时主动提及的是A平台,团长也会推荐到B平台。
“我们现在还有一个更大/好的平台……”“我这里买的比较多的其实是这个平台的……”说法相似,目的都是将用户引流到另一个平台中去。
红星资本局从多名团长以及平台商务拓展(BD)处了解到,在佣金之外,部分平台还有其他的奖励机制。
当团长的单日下单用户人数、单日销售额以及拉新人数到达一定数值时,平台都会给予团长一定的奖励。
“除了佣金之外,还是靠这种量化的指标来赚钱。”有团长告诉红星资本局,有的用户是A平台的老用户了,但却是B平台的新用户,如果有好的产品非常轻易就可以拉到另一平台。
严格来说,在现在的社区团购中,团长和消费者都还没有固定的消费习惯,两者都是用脚投票,当哪一家平台的产品便宜或奖励丰厚时,可以毫不犹豫地跳到另一个平台。
对于团长的“不忠诚”,娇娇告诉红星资本局,现在他们将新团长和老团长分开管理。在面对新团长的时候,会鼓励多创造销售额,升级到老团长那边,“因为老团长那边会有更多的奖励机制”。
社区团购的未来
来自团长的疑惑、待解的问题
在社区团购刚兴起的时候,团长多是“宝妈”,但是,这一群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性,当带娃出行或者重返职场时,团长的位置就空缺了下来。
随着社区团购的模式逐渐成熟,现在平台们似乎更倾向于寻找小门店,让老板多一份社区团购的“副业”。
橙心优选总裁刘自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称,“团长大部分是以店为基础的小店店主、便利店老板,他们的生存压力较大,对额外稳定的收入来源接受度很高。”
不过,红星资本局在成都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团长是小门店的老板,同样带来了一些尚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