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拼多多“拼”了

作者:一辛
来源:正和岛
01、价格低的商品能买吗?
近日,一位网友查询物流状态发现,他在辛巴直播间抢到的230毫升SK-II神仙水,竟然是从拼多多温州保税仓发的货。老铁们恍然大悟,原来不仅是库克,快手一哥也要从拼多多进货。
一身江湖气,靠搞笑和真性情吸粉的辛巴,是目前最不遗余力做供应链的带货网红。他经常教徒弟,“没有好的货带不来的人,货比什么都重要”。
但事实上,熟稔供应链的辛巴比他的粉丝们可能要更明白商品流通的秘密。
辛巴直播间发货的这瓶规格为230毫升的神仙水,平时在拼多多上的标价是689元。而从其他平台上看,在双11期间的官方价格是1540元。
价格低的商品能买吗?这几乎是中国消费者每天都要面临的天问。
对于无辜的中国消费者,长期以来,在真真假假的商品罗生门之中,他们别无所依,只能依靠商业社会最原始的标签来雾里看花。在朴素的消费观念里,高价之中可能有一些智商税,但至少能换来一些“必定是正品”的心理安慰。
因此,这也造成了一种奇怪的囚徒困境:商品价格低了,会被认为是假货,而价格高了,则很难取得竞争优势。
正是这样的囚徒困境,让部分消费者对拼多多充满了偏见。为了让人能买得更放心,拼多多在2019年推出了“百亿补贴”项目。百亿补贴的潜台词是:我自己掏钱亏本来给大家打折,你们总不会怀疑我存心要售假吧。
中国成熟的商业社会至今其实只有数十年,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都更像是勇敢者的游戏:那些了解商品流通原理的勇者率先用上便宜商品,而观望着的人群,则要咬着牙为自己的小心付出更高价。
因此,作为一个精打细算的“打工人”,了解清楚商品流通的基本原理,很有必要。
02、价格的猫腻
高价=质量好,这是从货币出现后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评判量度。在商业信用还未建立的年代里,高价成为了社会大众公认的正品保证。
尤其是化妆品这类和皮肤直接接触,验真和证伪都很难的品类,买正价的当然最放心,通常首选线下专柜和百货店。
线下品牌直营专柜或许可以保证100%是正品,因为都是品牌直销,但事实上,如果认真考究,会发现即便是直营专柜也有一些胆子大的店员以次充好。
其次是丝芙兰、屈臣氏这类线下百货店,他们主要是从品牌方直接拿货。大品牌严格把控渠道,只给有限的几个渠道放货,或在签代理合同时就将唯一经销权给一级代理商。以SK-II为例,其多次声称,在中国大陆认可的线下销售渠道只有专柜和丝芙兰。
但其实,任何一个品牌的定价和渠道策略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柜以及一级代理商,这部分渠道相当于是直接针对小部分价格不敏感消费者的样板店,商品极少打折,都是以原价售卖。
商品流通|拼多多“拼”了
文章插图
而这类渠道的价格,是标准的“价格歧视”,即一方面通过高价来圈定高端消费人群,从这些人群身上赚取能赚取的最高利润,另一方面,这些展示店的原价也代表了商品的“高逼格”形象,形成了品牌高高在上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在专柜购买的消费者,那么,你在获得正品保障的同时,也成为了品牌自我营销提高溢价的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看,不可能所有品牌都只通过专柜来售卖自己的商品,否则,公司的销售KPI一定完不成。
这就是另一个商品流通的官方渠道。比如各大电商平台。
电商显然不是品牌方维持高逼格的好战场,事到如今,全球最顶级的品牌也很少有哪家入驻了电商平台。但不入驻,并不代表他们不想通过电商来完成自己的销售KPI。
因此,除了直营专柜和少数的一级代理商之外,品牌商还会偷偷授权一些二级、三级代理商。这些代理商的核心目标就是以批发价拿到商品,然后自己找到渠道销售出去。
这便是为什么有大量非官方直营店却一样在售卖正品,价格较专柜还更便宜。这些授权代理商拿到了商品,却又没法取得开线下专柜的资格,只能通过开设线上线下美妆店、或者干脆将货权批发给电商,来完成最终的销售。
因此,各大电商平台的商品,多数都是从品牌的一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三级代理商开始找货源。也正因此,电商等渠道往往会比专柜要便宜一些。
以SK-II为例,SK-II天猫旗舰店的工商执照看,店铺是交给北京一家名为宇洁商贸有限公司代运营的,换句话说,其实也是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