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复杂而多变的市场格局 , 对于家电产业来说 , 一定需要在变与不变中找到新的平衡点和突破口 。 既要善于变化 , 还要敢于不变 。
池栾||撰稿
零售渠道的碎片化 , 还在继续加快;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 即将面临新变数;品牌竞争格局的状态日渐明晰 , 向头部聚集的大势已定 。
在这一系列变化中 , 家电产业的商业竞争 , 同样走到一个大零售赛道下的全渠道、全领域用户争夺阶段 。 这意味着 , 不是谁能主宰渠道、谁就可以一夜爆卖 , 也不是谁主宰舆论、谁就可以一夜爆红 , 而是谁能真正把握一轮又一轮年轻用户快速迭代的兴趣爱好 , 并将其转化为需求 , 才能笑到最后 。
直面这种复杂竞争的新局面 , 家电业必须要有三个状态:一是打持久战、长期主义的心态;二是与伙伴共赢 , 利他主义的心态;三是敢于战斗、奋斗主义的心态 。
打持久战 , 必须要有长期主义底盘
家电作为家庭耐用消费品 , 还是必备品 。 其在家庭的价值和地位已经得到了时间和用户口碑的多重认证 。
这意味着 , 任何一家企业 , 在家电行业想短期制胜 , 想一夜暴红暴富 , 都缺乏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消费环境支撑 。 所有厂商拼的不是一时一刻 , 而是持续不断的投入与坚守 。
对于所有厂商来说 , 在这样一个成熟产业竞争的唯一要素 , 就是持续稳定的好产品 , 不断创造的好服务 , 以及永远面向用户的积极主动变化 。
打持久战 , 拼的是耐力、韧性和斗志 。 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 , 最关键的一条 , 就是在经营战略上必须要有“长期主义”的战略底盘 。 如果没有长期的经营和发展战略 , 只是短期投机 , 或者发展到一定阶段随波逐浪 , 那么就很难让经营管理团队建立起打持久战的策略、手段和方法 。
没有长期主义的文化 , 谁也不知道 , 企业会走到哪一天 , 明天或者明年又会怎样?遇到困难和挑战 , 到底应该怎么办 。 所以这是持久战的底盘 , 更是家电业的未来 。
与伙伴共赢 , 是利他主义的坚定执行
利他就是利己 。 在家电行业 , 所有的厂商其实只要能做到“利他” , 即让利于自己的员工、商业伙伴、用户 , 就一定会赢到最后、赢得最多 。 因为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 这句话所有家电厂商都清楚其价值和意义 , 但真正能做到将企业的发展利益 , 与股东和员工利益深度捆绑 , 共创同赢的不多 。 同时 , 又能真正让长期以来的合作伙伴 , 一起与企业共赢的家电企业更少 。
未来的时代 , 除了大家感受到了多变、嬗变之外 ,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 , 就是告别“单打独斗” , 所有企业都要学会对外开放、整合资源 。 不只是要保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和强劲 , 还要应对未来一系列未知的变化 , 只有通过开放的胸怀与各种商业伙伴的合作 , 才能稳稳地走下去 。
在这个时代 , 如果只有一颗精致的利己主义 , 而不是利他主义的胸怀 , 其实很难发展与壮大 。 特别是在一线市场上 , 用户变得越来越聪明 , 相应的需求挑剔和多变 , 也是不可避免的 。
利他主义就是一种典型的换位思考 , 鼓励家电厂商多站在对手、用户的角度去思考 , 他们如果看到这个产品 , 体验到这个服务 , 是否会满意?如果是为你的家人 , 或者亲朋好友挑选家电 , 你是否会推荐自家的产品?如果你的家人 , 受到了这样的服务 , 你是否能认同并接受 。
多想几个为什么 , 多让企业的员工换位客户和用户去思考 , 看上去可能会吃亏一点 , 但一定会是最后的赢家 。
只有敢于战斗 , 才能保持奋斗主义状态
不能否认 , 当前不少家电企业和商家做大了、变富了 , 赚到钱了也有了很多钱 。 一些家电头部企业帐上常年“趴着”几百亿现金 , 甚至还直接拿去买理财产品 。 但是 , 这并不意味家电厂商真的很强大、很富有了 。 就不需要继续奋斗下去了 。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 , 很多厂商都是“大手大脚” , 不是搞庆典搞庆功宴 , 就是投资圈地建厂扩张;一旦遇到行情变差 , 或者持续低迷 , 大量厂商不是砍费用、就是降成本降投入 , 收缩一切开支 , 也不考虑是否合理 , 更无视此前的规划与投入 。 这种状态 , 并不是一个成熟行业优秀企业们应该有的姿态 。
所有家电厂商 , 不管规模多大、实力多强 , 都必须要保持“持续战斗力” , 都必须把握“奋斗主义”的精神状态 , 恪守“勤奋是宝”、“抠门是金”的经营理念 , 不管业绩和利润好坏 , 也不管规模大小与强弱 , 都需要守住底线、把握欲望 , 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企业 , 而不只是“成功的企业”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