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大卖场如何破局?( 二 )


人是最重要的,企业缺了精干的员工不可能走得更好,但另一方面,人又不是最重要的,人不是扭转乾坤的最关键因素。现在许多零售商业绩不佳,就把问题指向了人,认为员工没有做好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但员工只是执行者,不可能扭转大局。当公司战略、价值观出现问题,企业必然发展滞缓,这种滞缓却被管理者认为是员工的旧经验、高年龄让企业跌入低谷,这个结论其实是不妥当的。
企业的兴旺当然需要人的助力,但前题是企业要有适合发展的战略,同时还要有深入心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卖场|大卖场如何破局?】货
进入J店,熟悉的大卖场氛围扑面而来。除了通道的敞阔令人眼熟之外,熟悉感更多的来自于商品。
细看商品,没有太多新意,都是中规中矩的品牌与品类,一些品牌在大卖场辉煌时期有着赫赫业绩,随着传统业态的没落,一些品牌也跟着没落下去。在J店很少见到时下流行的商品。
从三楼往二楼下行的电梯上,一侧设立了一条陈列通道,用于陈列随手即拿的商品,当前陈列的是薯片,电梯下行增加了商品的销售机会。当年一见到这种陈列方式,都不禁叫好,这是一种巧思。但这么多年过去,没有改变,仍是如此,如同旋转下行的电梯,在同一个轨道上不紧不慢匀速前进。
当年大卖场流行的设置是两层,一层非食品,另一层生鲜食品。在J店的三楼非食区,现在看颇显空旷。这种空旷一是来自于顾客,顾客少,零星的顾客不足以填空宽敞的通道;还来自于商品,货架不丰满,常有空档——R实行的是缺货空架制,即一种商品缺货后,不能用另一种商品填充,要保留空缺。因此货架上常现出一些空洞,整排货架看起来千疮百孔。
非食商品一直是贡献毛利的重要品类,也曾是大卖场的宠儿,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向线上转移消费时,非食品首当其冲。许多家庭都是在双11这样重要的节日里,囤了全年的洗衣液、卫生纸等,这进一步挤压了线下消费份额。
就算消费者有线下消费需求,大多会选择社区店,而不会专门去大卖场。因此新开的门店,都在压缩非食的陈列面积,以精选的方式展示非食品。
现在,J店的非食区仍为一层,这样的设置在当下略显尴尬。庞大的货区,需要品类丰富、品牌充足、品种齐全,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很难撑起这么硕大的空间。在现场看到,一个转角处陈列了大量的旅行箱,旅行箱购买频率低、占地空间大,这种大量陈列难免生出“填空”之嫌。
在服装区上面,挂了大清仓的吊牌,大概门店正在调整品类结构。有了线上渠道之后,大卖场的服装也日渐不受青睐。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尤其疫情以来,消费习惯与之前相比,更是有了许多不同。现在要做的,不是看着消费者改变,而是与消费者一起前进,顺时而动。
在二楼生鲜区,冷柜大量空置,一些冷柜里陈列的是包装商品,可能后来空置越来越多,就任其空置在那里,连包装商品也不陈列了。品牌也缺失得厉害,鲜肉没有品牌肉,只有自营肉在支撑,一些印有品牌名称的专柜都在闲置着,显然是品牌撤了,柜子留了下来。
生鲜区陈列了大量散装食品,或自行二次包装的商品。品种很多,主要以散装裸露的休闲食品为主,比如炒货、饼干等,每个种类都有较大的陈列面积。现在消费者更注重质量安全,城市的级别越高,散装商品的购买力就越低。这样的品类设置,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如果仅是为了让货区看起来更丰满,就不难理解了。
从现场看,蔬菜也不太新鲜,许多蔬菜都失去了水灵的面目,像脱了水,但仍摆在货架上。售出量低,商品周转慢,这应是蔬菜不新鲜的主因。
现在,蔬菜肉品等民生商品,决定了超市的生存与发展。而在J店,还未看出民生品类的重要性,这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没有亮点,也缺失特色。
生鲜强,则门店强。门店想要突破,不妨先从生鲜开始,生鲜是根基。生鲜商品有了吸引力,消费者才会增加到店的频率。

为了延长顾客在店内的动线,大卖场最流行的布局,都是把入口设在更高一层。J店也不例外。要从三楼进入卖场,在店内绕一圈后才能下到二楼。
在J店的三楼,从电梯到卖场入口有一条大约几十米的通道,两边的店铺全部空置,有一侧墙体贴了招租广告。两边铁门紧闭,整条通道只有一位顾客,不禁让人有些惊悚。
二楼的店外商铺也空置了一半多,原来的肯德基,成为合作方的家电区。商铺大量空置,这是当前许多零售商面临的问题,一铺难求现在变成了一铺难租,其实就算降低身价,现在也难找到合适的出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