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人大附中分校学生找家教看,这届家长想把孩子外包出去

要问这届父母最羡慕的人是谁,那八成就是白素贞和许仙两口子了。娃一落地,他俩一个被关在塔底,一个出家,谁都不用辅导作业。等再相见,儿子中状元了,简直不要太美。
孩子|从人大附中分校学生找家教看,这届家长想把孩子外包出去
文章插图
最近我在知乎看到某人大附中分校初一学生请家教的要求,发现还是有人也想效法白素贞夫妻,不过他们选择的是全面外包,找个人包揽小孩的一切,爹娘只要负责给钱就好了。
这事真假不好说,但我知道抱着这种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数:做梦都想孩子优秀,钱不是问题,他们愿意砸钱,他们只怕砸了钱也培养不出足够优秀的娃。
先看孩子的情况。
从这个娃的简历,可以看出,从小他父母也没少砸银子,瞧着挺优秀,可偏偏核心竞争力——成绩不大灵光,班级倒数第二。虽说是人大附中分校实验班的倒数第二,可毕竟是倒数第二。父母着急也很正常。
孩子|从人大附中分校学生找家教看,这届家长想把孩子外包出去
文章插图
这也反映了一部分鸡娃届无奈的现实,素鸡(素质教育)再轰轰烈烈,荤鸡(应试教育)不行还是不行。说到底成绩是1,其他是0,没有那个1,0再多,也很难说他是牛娃。
估计父母也是拿孩子没辙了,只好求助于他人。
孩子|从人大附中分校学生找家教看,这届家长想把孩子外包出去
文章插图
孩子|从人大附中分校学生找家教看,这届家长想把孩子外包出去
文章插图
孩子|从人大附中分校学生找家教看,这届家长想把孩子外包出去
文章插图
除了学术研究成果那块,估计家长不懂行情,钱给少了,还有中考要排到海淀区前100,给的钱也不到位,其他奖金还是不少的。
可以看出,这父母的想法就是用钱砸,砸出一个完美的娃。
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只要能把孩子教好,花多少钱就行。
再看对家教的要求。
在学历这一块卡得很死啊。不但要求大学学历,还要求初高中学历。
孩子|从人大附中分校学生找家教看,这届家长想把孩子外包出去
文章插图
想法倒是可以理解,毕竟父母越是在意孩子学习,就越希望老师有相似的教育背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孩子。
但是不知道这父母想过没有,如果一个海淀的孩子,拼了命考上人大附中,又读了北大清华,这不就和这对父母给自己孩子设计的路线一样了吗?
这样一个娃,估摸着也是父母花几百万“砸”出来的(还可能砸不出来),他们能看上给人做家教的工作吗?
而如果能招到人,是不是又意味着海淀的教育进入了一个内循环?辛辛苦苦投钱把孩子培养到名校,然后孩子又去给别人当家教,教别人的孩子去……
这难道就是父母在教育上下血本的动力吗?
总觉得有点黑色幽默。
最后再来看看这个工作安排。
孩子|从人大附中分校学生找家教看,这届家长想把孩子外包出去
文章插图
基本上这位家教老师,把娃放学后的时间全部包圆了。连几点干什么都被安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对没有打工人摸鱼的余地。就连娃做作业的时候,也不能闲着,得干活!
老师的时间怎么安排,这是老板和打工人的事情,咱们没啥可说的。可是有没有人觉得孩子是真的惨?
5.5个小时,娃每一分钟要干嘛都被安排好了。这比在学校读书还要痛苦,毕竟学校里还能开个小差,家里这一对一地上课,连开小差都不行,孩子纯属帮老师挣KPI的工具人。
这很真实,因为我了解到很多牛娃的妈妈,是真的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精确到分钟的。
现在的小孩不容易,现在的父母也不容易,素鸡完了荤鸡,荤鸡完了素鸡,光会语数外这些课本内容,孩子没个特长,会被人笑话是“做题家”;光搞素质教育,成绩不行,又会被笑话是“暴发户”。
总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后果就是小孩每天放学一进家门,就跟打仗一样。
我有一次听一个牛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她家小孩钢琴、舞蹈、编程、校内成绩样样都顶尖。她说她最擅长的,就是给小孩做时间管理。
他们家小孩4点到家,放下书包先练半小时钢琴,然后5:30吃晚饭,饭前必须把校内作业都写完。然后就是1小时奥数,1小时英语,半小时编程,1小时写作……基本上都是无缝切换,完成2样才有10分钟上厕所休息的。
从放学回来到晚上入睡,基本上牛娃都被安排地满满当当。
孩子是牛了,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但这会造成一个问题,孩子没有什么空余时间,就像提线木偶一样,父母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做。或许短期内看不出有太大问题,但长期来看,孩子会习惯于“被安排”,一旦哪天父母不安排了,还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