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悄悄涨价,原来困在系统里的不只是外卖员,还有消费者

做个小调查 , 大家平时点个外卖一般会多少钱呢?
20?30元?还是50元?
2020年8月21日 , 美团发布了二季报 , 数据显示 , 二季度美团的外卖交易额高达1088亿元 , 日均订单量升至2450万笔 , 平均客单价高达50元左右 , 佣金率为11.7% 。
外卖悄悄涨价,原来困在系统里的不只是外卖员,还有消费者文章插图
说实话 , 这个客单价着实有点吓人 , 假如50元的价格是每个消费者的实际支付金额 , 那么这个花销是有点吓人的 。
996的工作让很多年轻人根本就没时间自己做饭 , 也没时间到店吃饭 , 假如每个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天点两次外卖 , 那么费用就达到了100元 , 一个月餐饮支出就超出3000元 。
如果再加上房租、水电、交通费用、服装等等 , 一个月的支出可能超过6000元之多 , 这对于没钱、没背景的年轻人来说 , 压力不小 。
当然 , 也有可能美团给大家玩了一个字词游戏 , 大家实际的支付金额并没有那么高 ,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1
客单价并不一定等于支付金额
如果我们经常点外卖 , 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外卖的产品价格普遍比实体店里高出不少 , 有的甚至是两倍的价格 , 然而最终的结算价格并没有比店里高出很多 ,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商家特别喜欢玩满减活动 , 比如说“满30减10元”、“满40减20元”、“满50减30元” , 有的商家为了吸引眼球甚至玩出了“满30减30元”的惊爆优惠 。
因此 , 如果我们经常点外卖的话会发现 , 虽然我们点的外卖总价可能达到了五六十元 , 但是经过各种优惠之后 , 价格可能只剩30元左右了 。
当然 , 以上这些大多都是一些品牌属性较弱的公司玩的营销套路 。 也有一些品牌属性较强的品牌虽然也入驻了外卖平台 , 但是价格却并没有随意改动 , 基本保持了跟店面价格持平的水平 , 不过这些店铺的优惠相对就会少很多 , 大多是“满50减2”、“满100减5”等这样的活动 。 比如说: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等餐厅 , 满减额度相对较少 。
外卖悄悄涨价,原来困在系统里的不只是外卖员,还有消费者文章插图
对于消费者来说 , 在线上点知名品牌餐厅的外卖 , 客单价都不会太低 , 超过50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 如果点的是海底捞 , 随随便便300元不成问题 。
那么问题来了 , 美团财报中的客单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订单的优惠前价格还是优惠后的实际支付金额呢?
如果美团外卖是我的 , 我会选择优惠前的订单价格 。 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计算主要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让交易额比实际成交额暴增50%以上 , 可以对同行造成碾压态势;第二、交易额的变大可以让市场对美团这个霸主更加具有想象空间 , 股价自然是屡创新高;第三、交易额变大之后 , 人们纷纷吐槽的佣金率自然也就下降了 , 人们也就不会再喷它 。
2
消费者也被困在系统里
前段时间 , 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 因为在大数据的作用下 , 外卖骑手不得不拼命狂奔 , 闯红灯 , 引发了无数人的争议和讨论 。
事发之后 , 饿了么表示将会增加一个“愿意多等5分钟”的选项 , 让骑手可以稍微慢一点 , 注意安全 。
此事一出 , 人们纷纷表示 , 明明是平台系统的问题 , 为什么最终买单的是消费者呢?
是的 , 消费者表面上是“上帝” , 而真正出现矛盾的时候 , 消费者必然就会最终买单的弱势群体 。
其实 , 消费者不仅仅在等外卖时间上成了系统的买单者 , 而在商家的实际运营中 , 消费者也是买单者 。
就在各家外卖还在争夺市场份额的初期 , 甚至出现了一个新用户点一份外卖只需要1分钱的现象 。
多年过去 , 外卖格局几乎已经稳定下来 , 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 , 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为65.8% , 饿了么为27% , 两者加起来高达92.8% , 相当于绝对垄断状态 。
由于外卖市场已经稳定 , 再搞高额补贴已经没有意义 , 现在已经进入收获期 。 作为平台 , 想要扭亏为盈 ,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高佣金率 。
年初的时候 , 美团就因为高昂的佣金率遭到了广东餐饮协会的集体抵制 , 由于事态严重 , 美团最终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
广东餐饮协会抵制美团外卖的时候 , 商家的佣金率在16-26%之间 , 如此高昂的佣金率严重积压了商家的盈利空间 。
外卖悄悄涨价,原来困在系统里的不只是外卖员,还有消费者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