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妈妈,你批评我吧”,熊孩子突然“转性”,只因“心理制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种方法几乎绝大多数父母都采用过,那就是对孩子吼叫甚至动手。
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效果微乎其微,渐渐的父母也会开始反省,究竟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才能让孩子真正有所改变呢?
李女士最近和大家分享了她和孩子之间的一次"较量"。李女士说有一天下班回家后看到孩子正在玩游戏,但是该写的作业却一个字也没有写。
妈妈|“妈妈,你批评我吧”,熊孩子突然“转性”,只因“心理制裁”
妈妈|“妈妈,你批评我吧”,熊孩子突然“转性”,只因“心理制裁”
文章插图
这让她勃然大怒,可是刚准备责骂孩子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挂完电话后李女士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因为电话对方在向她催一份文件。
孩子这个时候已经停止了玩游戏,一直在偷偷的看着妈妈,看了好久发现妈妈没有反应,于是一个人跑到房间里写作业。
吃饭的时候李女士因为急于完成文件,所以匆匆的扒了两口就吃完了,对于孩子刚刚犯的错误,她竟然一时忘记了。
不过当她正在码字的时候,孩子突然拿着写好的作业来到她的面前:妈妈,你批评我吧!
孩子的这种行为完全在李女士意料之外,后来她逢人就感慨,熊孩子从那天起突然就转性了,真是太神奇了。
其实这是因为李女士忙于工作一直没有搭理孩子,让孩子感到了被忽略,从而出现了心理制裁。
妈妈|“妈妈,你批评我吧”,熊孩子突然“转性”,只因“心理制裁”
文章插图
父母对不能实现期望目标和犯有过失的孩子,不采取体罚、责骂等等的强硬方式,而是用临时取消对他们的注意、关爱、赞扬、鼓励,使其暂时失去心理上的满足,引起其内心矛盾斗争,激发他们正确的行为动机,并抑制其错误行为的动机。
之前有一项调查表明,孩子在犯错误之后,最害怕的是父母的冷漠,没有一句责备。
因为孩子在犯错误之后,他们会害怕会内疚,而父母的责骂能够让他们的内疚感消失,认为自己已经为错误付出了代价。
而父母的冷处理会让孩子更加的不安,他们无法揣测父母心里的想法,所以只能把时间用在自我反省上,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主动认错减轻父母对自己的惩罚,这其实更有助于孩子错误行为的改正。
妈妈|“妈妈,你批评我吧”,熊孩子突然“转性”,只因“心理制裁”
文章插图
1、听不见,看不到
孩子犯错误之后,有的父母会采取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的态度,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是忽略的,甚至认为父母已经放弃了自己。
这对孩子的打击是很大的,所以他们会很着急的反省,希望能够重新得到父母的谅解和关注。
2、冷处理
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错之后会非常生气,当然这种表情是写在他们脸上的,所以孩子一眼就能知道父母此时的情绪。
但是父母并没有向孩子爆发,只是对孩子非常冷淡,这反而会让孩子更紧张,从而在反省之余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不敢再惹父母生气。
妈妈|“妈妈,你批评我吧”,熊孩子突然“转性”,只因“心理制裁”
文章插图
1、让孩子自食其果
这样的方法需要父母能够狠下心来才能够有效实施,当父母屡次劝说孩子,孩子却充耳不闻的时候,那么不妨就放手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这必然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而孩子则需要自己去承受。
比如夏天的时候父母不让孩子吃冷饮,但是孩子却对冷饮情有独钟,这时父母如果能够狠心不管孩子,那么当孩子吃了两根三根甚至更多的冷饮之后,他们的肚子就会疼,甚至会生病。
这样才能够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自食其果,才能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话是有道理的。
妈妈|“妈妈,你批评我吧”,熊孩子突然“转性”,只因“心理制裁”
文章插图
2、看破不说破
胡适《看破不说破》一书中:生活中,对于身边人做的不妥之事儿,有时我们会一眼看破其本质,但碍于对象、场合和时机,并不适合说破,负责即容易让人下不了台,有可能伤了情。
当父母发现孩子做了错事之后,未必需要第一时间指出,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最好还是要给孩子留些情面,毕竟孩子也是有自尊的。
但是事情不能就这么过去,在合适的时机父母应该通过合适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他们的错误所在。
这样孩子的内心反而会更愧疚,因为父母并没有像孩子想象的那样责骂他们,反而还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们考虑。
所以孩子也会真正的自我反省,努力的改变自己错误行为,用最好的自己会对父母对他们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