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对孩子的成绩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避免“习得性无助”
文章插图
大家好,我是梵云!
今天和家长们聊一聊,“习得性无助”这一现象。
这个概念是由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一次动物实验中发现并提出的。
那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呢?
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在不断遭受挫败后产生的无力感,是一种非常消极无助的心理状态。
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很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就拿孩子的学习来说,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偏差。
从而导致孩子处于这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不仅影响学习成绩,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文章插图
给家长们举个例子。
心怡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都很优秀,父母为此引以为荣。
可进入高年级后,学习成绩就不再那么地出类拔萃。
每每试卷发下来后,心怡都不敢拿给父母签字,因为没能达到父母要求的前几名。
可心怡的父母呢?
并没有发现孩子此时的心理状态,总是以一种质问的态势对待孩子。
这次怎么又没排上名次,看你平时不是挺用功的嘛!
补习班也给你报了那么多,怎么就没有长进呢!
此时的心怡,其实已经进入了“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偏差。
因为他们关注的只是成绩,是最终的结果。
而忽略了孩子平日的付出,也就是过程。
文章插图
那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避免类似心怡这种现象,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呢?
就是要对孩子的学习,尤其是成绩作出客观的评价,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
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我们不要总是一味地指责训斥,而是要找出成绩下滑的归因。
如果孩子努力了,就要看看是不是因为,复习的方法不对或遇到了什么事情,而造成了心理上的不悦。
千万不可因为成绩给孩子定性,怎么这么笨、真没出息之类的言语。
一旦孩子认为,不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
那么他们便会自我否定放弃努力,从而进入“习得性无助”的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文章插图
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一个心理成长,而非生理成长的过程。
不论成功与失败,家长都应给予适当的建议,让孩子学会思考。
引导孩子客观看待问题,寻找成败的真正原因。
成则不骄败亦不馁,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得更健康更优秀。
希望梵云今天分享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启发,欢迎关注、评论和分享。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简介:一枚心理学的从业者和爱好者,也是三个娃娃的母亲。多年从事儿童心理教育,倡导儿童心灵抚养,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致力于通过儿童心理学,帮助更多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得更健康、更优秀!
【 孩子|面对孩子的成绩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避免“习得性无助”】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 小男孩|小男孩耳朵疼,去医院检查,看到他耳朵里的东西,医生:你命真大
- 重视|一些人的行为常人无法理解,医生说这是病,要重视!
- 婴儿|了解婴幼儿运动发育轨迹及标准。自我判断宝宝发育的早or晚?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好奇|熟睡的兄妹俩脸上挂着笑意,妈妈好奇的掀开被子,真是暖哭了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