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微软 沈向洋 科技创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科技创新落地 , 需要创新型「容器」
作者 | 凌梓郡
编辑 | 靖宇
1996 年 , 沈向洋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毕业 。 他以为自己将像博士导师拉吉·瑞迪一样 , 成为一位教授 , 一路走下去成为终身教授 。
不过随着他选择加入微软 , 路径由此分叉 。 他从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员开始 , 一直做到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 , 掌管了微软的「技术大本营」 。 世事如流 , 「种种选择推着自己走向了另外一条路」 。
2019 年 , 他从工作了 23 年的微软隐退 。 在告别信中写道:在人生的这个阶段 , 我觉得 , 已经是时候去开启一个新的篇章;去探寻超越微软、超越商业的新挑战;去思考为产业、为下一代计算科学领域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们 , 还能多做些什么 。
从微软离开时 , 沈向洋是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微软华人高管 , 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两院的外籍院士 。 随着担任清华双聘教授 , 小冰公司董事长 , 外界一直在猜测他的下一步会做什么 。
11 月 23、24 两天 , 他的「新篇章」第一次正式亮相 。 人们看见了「超越微软、超越商业」的新存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 。 沈向洋把人生的新事业 , 放到了中国 , 放到了深圳 。
在 2021 IDEA 大会上 , 作为研究院理事长 , 沈向洋携研究院的科学家向大家发布了六大产品 。 不同于常见的公司产品发布会 , IDEA 的产品发布会被称作「创新展示会」 , 这也契合了 IDEA 的理念:国际化创新型研究机构 。
AI 第三次浪潮以来 , DeepMind、OpenAI 等非传统的研究机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它们既不属于高校科研体系 , 也不同于公司内部为研发产品而服务的研究部门 。 从技术突破和关键问题出发 , 它们做出了给整个领域带来启发的成果 。
随着 AI 投资热浪远去 , 不少人似乎开始看衰 AI 产业化的能力 。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 在金融、自动驾驶、制造业等领域 , 深刻的变革依旧在持续 。 沈向洋在创新展示会的最后说:喜欢也好 , 不喜欢也好 , 我们将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代与人工智能共成长的人类 , 我们是 AI 时代的原居必须探索、思考未来如何和人工智能共成长、共生存 , 这也是 IDEA 一直想做的事情 。
沈向洋说:变革时代的科技创新 , 需要与之适应的制度与环境 。 如何孵化科技创新并惠及社会 , IDEA 想探索新的可能性 。
沈向洋在创新展示会上演讲
01
颠覆性的是科技 , 真正有影响的是把技术落地
1876 年 , 贝尔发明了通话系统 。 两位在波士顿的日本学生试用时 , 激动地用通话系统说起了日语 。 事后 , 一个学生说:这个系统不得了 , 我们说日语它也能工作 。 现在的人们或许会觉得这个日本人好笑 , 因为我们知道通话系统能够传递各种声音 , 与使用者的语言无关 。
这个故事恰恰可以佐证阿瑟·克拉克的名言: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 , 都与魔法无异 。 这句来自科幻经典《2001 太空漫游》作者之口的话 , 常被引用以说明科技的颠覆性 。
颠覆性技术打破了人们对世界的原有认知 。 它们往往发生在实验中 , 但是随着商业化走向生活 , 带来的广泛变革却具有更深远的「颠覆性」 。
沈向洋分享了他自己对于创新的看法 , 创新至少有三个层次:科技的创新 , 产品的创新 , 商业模式的创新 。 而「归根到底」 , 最具颠覆性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 「实际对人类生活真正有影响的是把技术落地的东西」 。
这种理念也体现在 IDEA 对研究的理解 。 它相信 , 最好的研究从需求中来 , 到需求中去 , 最终惠及广大企业和受众 。 它给自己的使命是「立足社会需求 , 研发颠覆式创新技术并回馈社会 , 让更多的人从数字经济发展中获益 。 」
从互联网时代 , 数字经济就已经开始 , AI 让数字经济继续深化 。
创新发布会上 , IDEA AI 中心的负责人贾佳亚在展示 AI 工业化成果时表示:所有未来的生产会走向智能化 。 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生产力 , 以及整个人类生活质量的变革 。 贾佳亚也是智能制造公司思谋科技的创始人 ,
稿源:(极客公园)
【傻大方】网址:/c/112OMK22021.html
标题:沈向洋|沈向洋:我有了一个 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