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子|惯子如杀子,孩子6岁前,这6个规矩越早立下越受益
一个健康的社会,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必须教育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只有形成规则意识,才会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耶鲁哈佛大学有研究指出:3~6岁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培养最关键的时期,可以用“潮湿的水泥期”来形容。
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为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在在孩子6岁前立下这些规矩。
文章插图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
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依赖父母。
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有义务为这个家庭付出,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帮着做家里的事情。
例如参与到大扫除中去,在父母做饭的时候帮着择菜洗碗等。
孩子从小有这个意识,才能有自理能力的同时懂得承担责任,懂得爱家顾家。
3岁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哪怕是不属于孩子的东西,也要让给孩子。
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
这就很容易养出一个熊孩子,霸道无理,总是抢别人的东西,逛超市看到喜欢的就一定要买,不买就哭闹。
所以,在孩子自我意识刚萌芽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有意识的帮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但是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一定不能触碰。
孩子有了这样的意识,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文章插图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胡可的两个孩子因为同时抢一个玩具发生了争执。
当胡可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她并没有粗暴的要求哥哥让着弟弟,而是先安抚他们,对他们说:
当哥哥承认是弟弟先拿到的玩具时,胡可也没有指责哥哥,而是夸奖哥哥诚实,然后说:
最后两个孩子都欣然的接受了妈妈的建议。
在很多家庭中,尤其是二胎家庭中,父母习惯性的要求大的让着小的,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做法。
会让大孩子委屈,也会让小孩子不懂得遵守先来后到。
父母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立下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避免孩子养成自私的毛病,让孩子懂得,当别人先拿到东西的时候,必须学会等待,并形成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
受家庭或外界环境的影响,有些孩子有说脏话骂人、不尊重长辈、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其中很多是跟着大人学的。
对孩子来说,这都是不好的习惯和行为,必须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
否则,等孩子再大一点再管,由于他的行为已形成习惯,就不容易得到纠正。
父母心平气和的引导,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处理已经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
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文章插图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情景:
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祸首”明明是他,偏偏“嘴硬”不承认。
因为那是妈妈心爱的水杯,承认自己打碎了,少不了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说谎,对于孩子来说,不是道德上的问题,而是孩子幼小心灵中,躲避惩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但是家长却不能纵容,一旦纵容,就会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通过说谎逃避承担责任,通过说谎获得利益。
父母在发现孩子做错事时,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和惩罚。
要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去引导和鼓励孩子说出他的真实想法,让他们感受到“诚实”是最安全的。
其次,父母首先要做到言而有信,父母自己说话算话,孩子才不会满口谎言。
在一些公众场合,比如餐馆、商场、图书馆、博物馆、候车室,等等,孩子们打闹喧哗。
有父母认为,小孩子嘛,天性使然。
可是孩子的这样的天性却影响了公共秩序,更给他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这样放纵天性的孩子,大家都称之为“熊孩子”。
没有人喜欢喜欢熊孩子,更讨厌不管教熊孩子的家长,你如果不管教,自然会有人替你管教。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好奇|熟睡的兄妹俩脸上挂着笑意,妈妈好奇的掀开被子,真是暖哭了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
- 方法|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愁,试试那几个方法,或许你不用追着孩子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