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软件 软企 软件公司 内卷 saas 数字化 业务 公司 企业 smb
idea是否值得投入资源开发?是我们在原型阶段要重点搞清楚的问题。
如果通过和潜在客户的沟通,我们认为这个idea很可能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我们就可以投入一小部分资源,研发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即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所谓“最小化”,即我们只解决客户最大的痛点,或者提供客户最在意的价值,目的是加快产品上市时间,减少资源投入——最大化的减少试错成本。
所谓“可行”,对于SaaS软件来说,它往往意味着客户能够顺畅的完成整个业务流程——而不是说,软件虽然能运行,但不能解决客户的问题。
如何判断是否可行?其实问问客户就好了,他们会告诉你,你的MVP产品还缺失了哪些必要的功能。
如果顺利完成了MVP阶段,我们就获得了一小部分客户的认可,并得到了一部分收入。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是具有市场价值的。
但是,产品与市场的匹配程度如何?是否具备规模化盈利的可能?这就是PMF(Product Market Fit)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围绕核心功能,不断扩展其他功能。目的是两个:
如何证明已经达到PMF呢?似乎没有一个公认的指标。但是粗略的说,SaaS收入(不包括定制化项目收入)如果达到5000万元,在中国市场,应该可以算是达到PMF点了。
即便我们的收入达到5000万的级别,仍然无法支撑起一家独角兽公司。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打造产品矩阵,通过更多的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获取更多的收入,即第二增长阶段。
比如,我们最开始做面向某行业小微企业的SaaS,现在开辟一条新产品线,做面向该行业大企业的SaaS,这是一种扩展方式。
再比如,我们最开始做ERP系统,现在顺着客户的需求,做WMS和TMS系统,满足同一批客户的更多需求,这又是另一种扩展方式。
不管如何,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扩展,是比较稳妥的。
了解SaaS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利于你评估某一个SaaS产品的状态。实际上,很多SaaS产品都卡在PMF阶段:生存不是问题,盈利也不是问题,但是,规模化盈利是个问题。
07 SaaS的核心指标SaaS的发展阶段,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一个SaaS产品的状态。
比如,还在MVP阶段的产品,发展潜力大概率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们个人也会有更多发展机会。
而完成了PMF阶段的产品,已经比较成熟了。产品迭代方面可能并不需要太大的改动,根据客户的反馈不断完善功能就好了。
但是,一个MVP阶段的产品,能否顺利迈入PMF阶段?一个完成了PMF阶段的产品,能否给公司带来稳定收入和较高利润?
这些答案,都需要通过SaaS的核心指标来回答。
通过了解以下指标,你会对一个SaaS产品的状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 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 年度经常性收入
- LTV(Customer Lifetime Value) 客户终身价值
- 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获客成本
ARR一般是指每年的订阅收入,即客户为了租赁SaaS软件,每年支付的软件租赁费用。
我们前面说过,SaaS的优势就在于:收入是可以持续。而这个可持续的收入,就是ARR。
除了ARR,SaaS公司可能还有其他一次性收入,比如实施服务的收入,硬件销售收入,甚至政府补贴。
但是这些收入并不稳定,创造的毛利也很微薄(除了政府补贴这种不可控的收入)。因此,在评估SaaS产品价值时,我们需要把更有价值的ARR单独拿出来评估。
如果一家SaaS公司整体收入很高,但ARR占比很少,那你要小心了,这可能是一家“假”SaaS公司。
2)LTV
虽然理论上客户可以永续续费,但实际上,即便是最好的SaaS公司,也会面临客户流失的威胁。
在这篇文章,我们只需要搞清楚LTV的基本逻辑,因此,我们可以用以下简化公式来表示LTV:
LTV=一次性收入+ARR*(1/流失率)
首先,1/流失率=客户生命周期长度。如果按照有赞2018年近27%的客户流失率,有赞的客户平均可以贡献约3.7年的收入;而按照Salesforce 2018年不到10%的流失率,Salesforce 的客户平均可以贡献超过10年的收入。
ARR*(1/流失率)=客户总共贡献的经常性收入,再加上一次性收入,就是客户总共给我们贡献的收入,即LTV。
根据有赞和Salesforce的数据测算,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增加LTV的关键,除了提高客单价(ARR),最关键就是要降低流失率。
实际上,所有SaaS公司都致力于降低流失率。
因为即便ARR比较低,但只要流失率也足够低,SaaS公司大概率还可以存活下去;但就算ARR很高,如果流失率也很高,SaaS公司大概率会严重亏损。
稿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傻大方】网址:/c/112EK4c2021.html
标题:crm|SaaS入门,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