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偷东西不一定是学坏了,父母一味地打骂,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们常说养不教父之过,养育孩子不容易,可是更难得还是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一件很复杂的学问,往往一个好习惯可能拯救孩子一生,而一个坏习惯就可能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文章插图
萱萱妈妈说,萱萱从小就特别喜欢各式各样的公主,在外面看到各种公主玩具就会吵着让妈妈买,本身家庭条件不错,因此妈妈基本上都会满足她的愿望。可是,妈妈最近发现萱萱学会了偷东西。
原来,这个周末,妈妈带着萱萱去闺蜜家串门,闺蜜家里有很多公主的贴画。萱萱围着一个人鱼公主的贴花转了好几圈。在要离开的时候,萱萱妈妈忙着和闺蜜道别,也就没有看着萱萱,可是在回家的路上,萱萱一直偷偷地盯着妈妈的眼睛看。
在妈妈的质问下,萱萱才说出了自己拿了闺蜜家公主贴画的事情。原来自己偷偷将公主贴画撕了下来,想要回家贴在自己的本子上。
萱萱妈妈,非常生气严厉地斥责了萱萱的行为,还警告她,如果下次再这么做,就会不要她了。看着在眼前哭成了泪人的孩子,萱萱妈妈顿感无力,更担心孩子日后会学会。
文章插图
看到孩子偷东西了,就担心孩子会变坏,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毕竟,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和家长定义的偷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家长予以正确引导,孩子会自觉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一、 孩子偷拿东西,真是学坏了吗?
1、孩子没有物权概念
在孩子小的时候,头脑里没有物权概念,只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之分。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想要据为己有,而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侵犯到了别人的利益,更不认为自己这么做是错误的。
文章插图
2、渴望被关注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孩子的问题行为,不是单纯的行为,而是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的某些感受。
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往往会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准备,其实这么做往往会适得其反。有时候孩子之所以做出这种行为,完全是在向父母表达某种意愿。当孩子出现了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的关爱太少了。
3、亲子沟通不畅
很多家长忙着自己的工作,和孩子沟通的时间特别少,即使偶尔一两次的沟通,也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家长走不进孩子的心里,自然不能够懂得孩子的需求。而当孩子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之后,必然会采用其他方法获得满足。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孩子偷拿东西并不全是学坏了,这其中包括物权概念、渴望和亲子沟通的问题,所以,不同的父母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将会成就不一样的孩子。
二、面对孩子“偷”拿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做
1、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物权概念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用来存放他自己的东西,孩子对这些东西拥有绝对支配权,即使父母需要用到这些东西,要和孩子进行商量。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东西拥有绝对支配权,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你的和我的之间的区别,同时更好的引导孩子学会去尊重别人,学会正确的与人交往方式。
文章插图
2、用故事的形式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
很多孩子对于家长的说教是很反感的,一味数落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倒不如给孩子讲拾金不昧的故事或者与名人的相关故事进行正向引导,让孩子产生代入感,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故事的形式更具有说服力,而且利用了孩子对于名人的崇拜之情,容易产生深刻印象,日后在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会避免再次犯错误。
3、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很多家长总是担心自己会惯坏孩子,因此拒绝孩子的需求。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一旦正常范围内的需求得不到家长的满足,那么就会自己想办法得到,很有可能就会产生了偷盗的念头。
对于孩子的需求父母要有选择性的满足,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学会正确的面对自己的需求,利用正当的途径去达成自己的愿望。
文章插图
孩子犯错误也是教育的最好时机,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需要给予太多人格上的定位,只需要教育孩子的这种行为,让孩子学会分辨什么是对和错,告诉孩子犯错并不可怕,而他也不是一个坏孩子,只需要知错就改、保证不再犯就好。
- 小男孩|小男孩耳朵疼,去医院检查,看到他耳朵里的东西,医生:你命真大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
- 女性|女性排卵过后10天左右,若内裤出现这个东西,或许是中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