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为北研所:EMUI 11背后的“人因研究”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云鹏
编辑 |漠影
智东西11月26日消息 。
一出稻香湖路地铁站 , 远远地我就望见了大山 , 山川的轮廓隐约的铺就在那里 , 入冬的北京 , 伴着微微的风 , 空气显得有些清冷 。
华为北京研究所就坐落在这附近 , 距离市中心的直线距离超过25公里 , 处于中关村的一片科技园区内 。
虽然环境有些荒凉 , 但对于研发人员来说 , 这的确可以让人“心无旁骛” 。
在不久前的华为Mate40发布会上 , 华为特意请软件部副总裁毛玉敏上台讲了一下华为EMUI 11背后的人因研究 。
当时大家的关注焦点几乎都在Mate40上 , 对于“人因研究”这四个字 , 也只是略知皮毛 。
这次我走进位于华为北京研究所内的人因研究实验室 , 与毛玉敏进行了深入交流 , 对华为的人因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其实每一个简单的人性设计 , 背后都蕴含着庞大的研发工作量 。
可能就是一次理想滑动位置的确认 , 就需要一万五千次试验 。
文章插图
华为软件部副总裁毛玉敏
把复杂留给自己 , 把简单留给用户 。 华为确实是这样做的 。
一、20平方厘米的较量 , 设计不再靠“直觉”其实人因是一门科学 , 是研究人、设备、环境这些因素怎么与设计上的要素组合 , 去让设计变得更好的一个学科 。
文章插图
放在手机上 , 就是让EMUI的设计在操作上更加的舒适、高效 , 让用户对于信息的感知更加及时、流畅 , 也就是在操作和感知的整个过程中 , 所有设计能够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 。
“操作”对应着手 , “感知”对应着眼 , 这两个感觉通道是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最频繁使用到的感觉通道 。
目前安卓机上基本已经普及了全面屏手势 , 而这种操作模式主要就集中在手机的底部和侧边 , 这块功能热区的大小刚好是20平方厘米左右 。
实现这些看似常用、普通的功能 , 要想集成在这20平方厘米的方寸之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其中一个困难 , 是两对手势操作热区的位置几乎重叠在一起 , 返回和侧边栏都在右边 , 返回桌面和多任务都在底下 , 如果位置非常重叠 , 怎么能够让系统精准识别出用户这个手势操作到底干什么呢?
文章插图
通过人因实验 , 华为用程序记录下用户做不同手势滑动时屏幕的报点数据 , 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拟合 。
可以看到 , 如果是上滑返回桌面的话 , 用户手势操作的速度是一直加速的 , 如果是上滑停留进入多任务的话 , 是先加速再减速 , 这样不同速度的变化规律就表明这两种手势有区分的可能性 。
通过15000多次这样的滑动测试 , 通过数据分析 , 华为提炼出量化的规律 , 然后交给研发团队 , 把它变成识别的规则 , 让我们的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出这些看似相似的手势操作 。
除了这种采集操作数据的方法 , 华为还会用 “肌电仪” , 实验员将肌电片贴到测试者手部对应的肌肉群上 , 当他们做手势操作时 , 设备可以记录下肌肉的电信号 , 最终计算出一个“积分肌电”的指标 。
通过肌电信号 , 华为会了解哪些区域用户在操作时会比较累 , 哪些位置用户滑动起来比较轻松 , 这样他们就会把常用功能设置在轻松的区域 , 把极少使用的功能放在肌电信号强的区域 。
文章插图
比如华为就把侧边智慧多窗的调出布局在2-5这样一个相对容易的操作热区里面 。
文章插图
除了操作 , 手机的动效 , 比如页面和页面之间的切换和跳转 , 也是提升系统的流畅性和用户愉悦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华为人因研究团队投入的重点方向 。
华为使用眼动仪记录人接收视觉信息时眼睛的反应 , 可以了解到用户的眼睛在看哪里 , 这个点叫做注视点 , 注视点之间的切换 , 就是注视轨迹 。
文章插图
通过分析注视点和注视轨迹 , 华为发现一镜到底的动效设计可以显著提升用户在获取关键信息时的效率 。
- 看不上|为什么还有用户看不上华为Mate40系列来看看内行人怎么说
- 智能手机市场|华为再拿第一!27%的份额领跑全行业,苹果8%排在第四名!
- 长安|长安傍上华为这个大腿,市值暴涨500亿!可见华为影响力之大?
- 占营收|华为值多少钱
- 车企|华为不造车!但任正非加了一个有效期,3年
- 王文鉴|从工人到千亿掌门人,征服华为三星,只因他36年只坚持做一件事
- 俄罗斯手机市场|被三星、小米击败,华为手机在俄罗斯排名跌至第三!
- 再次|华为Mate40Pro干瞪眼?P50再次曝光,这次是真香!
- 当初|这是我的第一部华为手机,当初花6799元买的,现在“一文不值”?
- 速度|华为P50Pro或采用很吓人的拍照技术:液体镜头让对焦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