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每一位值得追随的领导,都是“泥坑里爬出来的圣人”( 二 )


“危”意味着领导者要不惧风险,有能力带领团队行走在危险边缘;“机”要求领导者永不言弃,能够率领团队走向胜利。“领”是引领的意思,“导”是疏导的意思,二者侧重有所不同。
“领”包括自信坦诚、保持积极、树立榜样、牢记使命四个方面:
领导者自信坦诚就能够传递乐观自信的信号,把团队从怀疑边缘拉回来;
领导者保持积极,才能够帮助团队保持活力,避免团队进入消沉边缘;
领导者能够以身作则,树立个人榜样,才能够在危机中给团队指明方向,避免团队进入迷茫边缘;
领导者牢记长期使命,并能够不断修正短期目标,才能带领团队脚踏实地,克服危机中的不连续性,避免团队进入迷失边缘。
“导”包括彼此尊重、兼容并包、苦中作乐和团队一体四个方面:
领导者倡导彼此尊重的团队文化,能够消除团队内成员的地位差距,形成彼此相互尊重的氛围,避免团队进入歧视边缘;
领导者做到兼容并包,兼听则明,包容团队内部的不同声音,才能够保持团队的活力,避免团队陷入内斗边缘;
领导者能够苦中作乐,在困难的时候能够通过仪式感形成乐观的文化,就能够帮助团队成员走出危机中的痛苦边缘;
领导者强调团队观念,强化命运一体的信念,才能够把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避免团队陷入分裂边缘。
1.领导临危不惧,勇于承担风险
“坚韧号”的船长弗兰克·沃斯利在评价沙克尔顿时说:“他是我所见过最勇敢的人,但他从来不是有勇无谋。必要时他会承担最大的风险,但他总是会用最慎重的方式处理问题。”
沙克尔顿清楚地知道,南极探险中危险无处不在,必须用最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哪怕看似最微不足道的问题。
例如,坏血病是当年探险活动中的高发疾病,其原因是船员在长期探险过程中缺乏维生素,沙克尔顿吸取了自己第一次南极探险的教训,雇人把酸橙汁封装成药丸;
他发明了由多种原料制成的“合成蛋糕”,一片就能提供将近3000卡路里的热量;
他还购买了用最新技术制作的极地服装,包括毛皮衬里的睡袋、坚固的帐篷等。
这些物资花掉了沙克尔顿非常紧张的经费中的一大部分,但也对后来探险过程中船员绝处逢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把沙克尔顿的这些行为视为具有危机意识的表现,这使他能够敏锐地察觉所面临的风险。
不仅在自然界中进行探险活动需要有危机意识,企业领导者也需要常常保有危机意识,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行走在危险边缘。
例如任正非在2001年写的《华为的冬天》里说:
“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有的只是危机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存活了10年。”
2.永不放弃目标,力争最后胜利
沙克尔顿进行南极探险所乘坐的船之所以命名为“坚韧号”,就是来源于他的家训“坚韧就能赢”。
坚韧意味着有韧性地坚持和永不放弃。在沙克尔顿带领五名船员前往南乔治亚岛的捕鲸场求救的过程中,他们的救生艇没能直接抵达目的地,而是在距离捕鲸场47千米的地方靠了岸,在他们和捕鲸场之间有多座高达3000米的山峰和冰川。
沙克尔顿带着两名身体状况比较好的队员出发了,横在他们面前的是五座并排的山峰,山峰之间有一些隘口,似乎可以通向山脉的另一侧。他们便向最近的隘口进发,爬上去之后却发现没有下去的路,于是只好返回尝试第二个隘口。直到他们到达最后一个隘口,才找到了下山的路。
正是沙克尔顿不懈的坚持才让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有人曾在20世纪80年代尝试重复沙克尔顿穿越南乔治亚岛的路径,却发现即使拥有现代化的设备也很难完成这个挑战。
2019年,华为面对来自美国政府的系统性打压,采访人员问任正非公司是否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任正非回答说:
“在我们没有受到美国打压的时候,公司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员工怠惰,大家口袋都有钱,不服从分配,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工作,是危险状态了。
现在我们公司全体振奋,整个战斗力在蒸蒸日上,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是在最佳状态了。”
可见,面对危机是否能够取得胜利不仅仅在于所拥有的资源和客观条件,更在于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3.传递乐观自信,坦诚实事求是
沙克尔顿在探险队700多天的艰苦历程中,始终保持着乐观精神,这是维持士气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