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孩子,好好读书你就有选择权”,这碗鸡汤,我劝你少喝

好好学习,以后就有选择权?
这两年,很多人喜欢引用这么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尊严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乍看起来,的确挺励志的。
不过,仔细一想,还真不是那回事,这类话完全可以归类到“鸡汤”里,因为读书用功了,选择权其实也并不多。
尤其有些家长,可能这类话听多了,还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跑偏了,比如这位宝妈:
我跟女儿说,她学习好是为了以后有选择权,而不是被别人选。她可以随时来个想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去瑞士滑雪、夏威夷冲浪,而不是天天996,为生活奔波劳碌,困住一生。
鸡汤|“孩子,好好读书你就有选择权”,这碗鸡汤,我劝你少喝
文章插图
这个嘛……,不知道这位宝妈是对好好学习有误解、还是对选择权、瑞士滑雪夏威夷冲浪、996有误解,抱着这样天真的幻想去教孩子,真的好吗?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是考入了名校,未来的选择,其实也并不多。
我们在之前分析2019年清华、北大就业报告的文章——《清华北大发布就业报告,全国最牛的学霸都去哪了?》里就说过,清华就业人数最多的前三个单位,依次是华为、腾讯、阿里:
鸡汤|“孩子,好好读书你就有选择权”,这碗鸡汤,我劝你少喝
文章插图
北大的也类似,华为、腾讯分列二、四位。
而且从清华的那张图可以看出,本科生很少很少,基本都得硕士、博士了,其中以硕士为最多。
虽然这几个互联网大厂待遇都很优厚,但同时劳动强度也非常高,其中一家公司不是还提出了996是福报的观点。
在其官网搜索的最新招聘要求里,也是一样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博士优先:
鸡汤|“孩子,好好读书你就有选择权”,这碗鸡汤,我劝你少喝
文章插图
这群新时代的代码工程师们,虽然处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IT行业,但却自嘲是“码农”,意即“写代码的民工”,以前是工地搬砖,现在是写字楼里搬砖,地方换了,本质没啥区别。
这类大厂由于劳动强度高,发量还一直都是网上调侃的梗,之前还有说某程序员辞职回家卖水果之后,连头发都长出来了。
此外,员工还普遍面临35岁的职场天花板,简单说就是吃青春饭。
35岁前后的写字楼白领,被辞退、被优化、被开除等等的新闻,屡见不鲜。类似的事,我们在《一穷二白没背景的大学生,怎么进行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里讨论过。
鸡汤|“孩子,好好读书你就有选择权”,这碗鸡汤,我劝你少喝
文章插图
连国内最顶级的、被众多中学、家长、学生追捧的清华、北大毕业生,本科都不太够,得硕士毕业后才能更保险一点地进大厂,继续996,还要面临掉头发、青春饭等等严峻的问题,其他普通一点的学校学生呢?
所以,所谓的“好好学习,将来就有选择权,可以不996,为生活奔波劳碌,困住一生”,没事就阳光、沙滩、瑞士滑雪、夏威夷冲浪,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根本就不现实。
现实是,不好好学习,你连996的门槛都够不着,还想着说走就走,没事就滑雪冲浪?想太多了!
如果小孩子有这个幻想还能理解,但是家长这么想,而且还一再如此教育孩子,那笔者(超人爸爸)只能说:鸡汤喝多了吧?现实什么样不知道吗?
当孩子抱着这个美好的幻想进入职场,开始拼命996的时候,有一天她质问你:
妈,原来你一直以来都在骗我,即使我那么卖力地读书,也根本没有什么选择权,也没有瑞士的雪和夏威夷的浪,有的只是996,我一直在辛苦地为生活而奔波!
你会怎么回答?
鸡汤|“孩子,好好读书你就有选择权”,这碗鸡汤,我劝你少喝
文章插图
与之类似的还有不少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还看到了一个大号的鸡汤文,标题类似于《孩子,我为什么一定要你上名校》,里面写道:
很多孩子在毕业后,四处找人托关系才能进去的公司,而你只需要一张文凭就可以轻而易举拿下。
从名校毕业,你的起点,或许就是别人的终点;你的下限,就已经是别人的上限。
别人四处托关系才能进去的公司,你只需要一张名校的文凭就可以“轻而易举”拿下,WTF?文凭都这么厉害了?
抱歉,我还是想说,这是不是对“一张文凭”,或者“轻而易举”有什么误解?
即使是同一所名校,为啥录我不录你,录你不录他?没点真才实学,哪个公司光有一张文凭就能得到一份好工作,这是什么年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