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第53家!中控技术科创板上市!实控人褚健:一位科学家的创业史

中国经济周刊讯 这是属于科学家和企业家褚健迟到的荣耀 。
11月24日 , 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浙江大学原副校长褚健创立和实控的中控技术终于在科创板上市了 。
这是一家被业内形容为“可以与欧美抗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 代表了国内自动化领域科技的最高水准 。 它打破了跨国公司对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的垄断 , 连续八年蝉联国内DCS(集散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 。
褚健是中国在该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 而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 , 他几乎都做到了极致 , 是标准的科学家创业者 。 回顾过去20多年的创业史 , 他说 , 这是一段充满激情、痛苦和悲壮的历史 。
幸运的是 , 他等来了属于科学家的最好的年份 。
杭州高新区(滨江)第53家!中控技术科创板上市!实控人褚健:一位科学家的创业史文章插图
中控创始人褚健参加《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中国经济论坛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采访人员 肖翊
2020年 , 这是一个属于科学家的好年份 。
3月 , 在中控技术向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的前一天 ,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和国家级人才项目专家崔霁松联合创立的生物医药公司诺诚健华登陆港股 。 诸多科学家们创立的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受到了资本的热捧 。
10月底召开的五中全会提出 ,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科技创新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
在科学家群体中 , 下海创业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不容易 。 施一公曾经引用别人的话说 ,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 。
言下之意 , 既是形容科学家创业之艰难 , 亦是形容科学家角色转换之艰难 。 他的解释是 , “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 , 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 , 一边还要管金融 。 ”
褚健从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清晰的 。 早在20多年前 , 他就认为 , 自己应该是科技和经济这两张皮之间的架桥工人 , 他的使命是弥合两者之间的鸿沟 。 “把高科技的成果产业化 , 这是中国所缺的东西 。 而我很清楚 , 为什么科技成果转化那么难?我希望我们能解决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 。 ”
如今从中控技术看来 , 褚健在科技和经济之间的架桥无疑是成功的 。
褚健从事的是工业自动化领域 , 是关涉中国基础工业设施安全的领域 。
1978年 , 褚健15岁 , 他以全校的最高分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 。 1986年 , 他成为浙大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及仪表专业与日本京都大学首届博士联合培养第一人 。
那时候的日本已经完成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 褚健在那里得以见证科技如何助力日本的经济腾飞 。
日本的青年告诉他说 , 日本几乎没有任何资源 , 如果日本在科学技术上不领先中国20年 , 那日本就没有出路和希望 。 这让他很受震撼 。
在日本留学期间 , 他看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产业技术水平 。 褚健认为 , 日本发展这么快 , 当时作为教师一辈的科学家是做出贡献的 。 他也在想 , 等到20年后 , 他四五十岁的时候 , 他们这一代的科学家是否也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这段留日的经历 , 对褚健后来的人生选择影响至深 。 他常常向人提起这一段经历对他思想形成的冲击 , 立志要实现产业报国的理想和抱负亦是在此期间形成的 。
褚健的同事们对他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满怀强烈的产业报国理想 , 将实验室里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他作为科学家的使命 。
“褚健是一个产业报国理念特别强的人 。 当时国内的控制系统用的都是国外的 , 有感于中国的自动化产业发展落后于国外 , 他确实想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 ”褚健在浙江大学的一位同事说 。
三年后 , 从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褚健毅然选择回国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研究 。
回到浙江大学的褚健很快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
1992年4月 , 国家计委批准在浙江大学设立国内高校第一个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计委希望探索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种新模式 , 形成“技术、工业、贸易一体化”的通道 。 年轻的褚健被推到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的位置 。
1992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 邓小平南巡讲话 , 全社会涌动着创业的激情和梦想 。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 , 浙江大学正式成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十二条龙” , 也就是十二个学科性公司 。 褚健受命去创办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