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碎片化的小场景切入,顺丰旗下「丰e足食」探索出“前置仓+店主”无人零售模式

【从碎片化的小场景切入,顺丰旗下「丰e足食」探索出“前置仓+店主”无人零售模式】2017年 , 无人零售风口兴起 , 根据前瞻研究院的统计数据 , 这一年共有93起无人零售融资事件 。 然而不到一年 , 玩家纷纷铩羽而归 , 原来猛烈的战局逐渐平静下来 。
存活至今的丰e足食则探索出了一套成体系的模式 。
丰e足食是2017年11月由顺丰孵化的无人零售项目 , 瞄准碎片化场景 , 从聚焦办公室逐渐延伸到户外 , 以无人货架终端的形式 , 为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人群提供零售食品 。 丰e足食官方表示 , 2018年12月 , 月下单用户突破100万;2019年11月 , 无人零售业务层面盈利;2020年11月 , 无人零售终端突破5万台;目前无人零售业务加企业业务销售额 , 已突破单月1亿元 。
丰e足食联合创始人兼COO单新宁向36氪表示 , 无人零售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超之前想象 , 这个行业看似低门槛 , 其实有非常多复杂的要求 , 对物流供应链、商品管理、运营效率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是非常大的考验 。
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得以存活并进入行业前列 , 有两大关键的转折点 。
第一个点是2018年下半年开始 , 采用智能运营和算法规则 。
没有先前可参考的模式 , 智能运营和算法规则是团队从零到一逐步迭代的 。
丰e足食认为 , 无人零售最重要的点在于数据 , 这也是对抗用户疲劳的关键点 。 交易行为由订单数据还原 , 可直接沉淀 , 用户平均购买频次已达4-5次/月 , 其消费习惯可以相对精准预测 。 通过大数据系统 , 实现全链条洞察 , 包括用户消费习惯、点位性质的标签等 , 从而持续刺激用户、对抗疲劳 。
丰e足食还认为 , 无人零售最难的点 , 在于商品管理与运营 , 这非常依赖敏捷的迭代和反馈机制 。 无人零售需求多变 , 伴随区域差异 , 但货架容量有限 , 品类和库存受限 , 远程控制使操作更分散 。 借鉴零售业态及互联网企业的打法 , 通过样本测试、规则迭代、数据挖掘等 , 打造线上智能运营体系;在线下 , 为保证执行完整性 , 持续迭代SOP , 并注重与用户交互 。
这一迭代和反馈机制 , 在品类管理上得到充分体现 。 每月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中投放新品 , 在样本池中做测试 , 将用户反馈较好的品挑选出来 , 再扩大投放面 , 团队再用相应的措施将爆品打出来 。 通过这种测试 , 挖掘了很多爆款商品 , 这个机制也与消费品牌的新品测试相匹配 。
根据用户购买时间、客单价等 , 有一套千人千面的算法机制 。 在提升用户复购率和频次上 , 运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 , 通过裂变拉新、满减、优惠券等 , 进一步提升用户生命周期 。
第二个点是2019年5月开始 , 采用“全职店主+前置仓”模式 。
业务发展初期 , 利用顺丰的物流供应链和终点配送网络 , 顺丰派送员兼职补货 , 通过在点部设仓 , 将弹性成本代替固定成本 , 完成了一万个点位的开发 。 这为后期进入无人零售赛道的丰e足食 , 提供了破局点 , 也降低了运营成本 。 由于兼职的派送员平均只能维护3-5个货架 , 当区域密度更高时已无法满足需求 , 于是开始启用全职店主运营的模式 , 同时自建前置仓 。 当一个片区可以做到约7-8万元GMV的规模 , 就会把兼职派送员的货架集中起来 , 让全职店主去运营 。
目前 , 全职店主占总运营人员的85%左右 , 平均每位店主可实现10万元GMV营收 , 覆盖30个货架的管理 。 但在一些密度不大的点位 , 依然采用兼职运营模式 , 根据内部测算机制 , 如收入规模、片区密度等指标 , 来决定采取哪种模式 。
从碎片化的小场景切入,顺丰旗下「丰e足食」探索出“前置仓+店主”无人零售模式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 | 丰e足食官方
丰e足食对准“小场景” , 即碎片化、即时消费的场景 , 延伸出三种终端:“能量站”即开放式货架+冰箱 , 一般放置在办公室或茶水间;自动贩卖机 , 一般放在户外或者人流量较大场所;新增AI智能柜 , 运用动态影像识别技术 , 用户可直接扫码开门 , 无需手动支付 , 主要应用在高端商务区域以及健身房等场所 。 如今智能柜占整体终端的20%左右 , 在其无人零售的盈利模型中 , 智能柜并不适合所有场景 , 当某个点位的整体货损率较低 , 如果放智能柜 , 运营费用上升的同时并不会将利润提升 , 三种终端会因需投放 。
丰e足食表示 , 无人零售的货损率应当看作是成本 , 要“降低”而不是“避免” , 目前丰e足食的平均货损率已控制在5%以内 。 货损率的一个原因是前端物流导致 , 利用顺丰在物流层面的支持 , 将此货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 在解决盗损率上 , 主要有三种运营手段:1)纳入店长的考核 , 通过店长与目标群体沟通等方式降低盗损率; 2)用户购买后给予相应提示推送;3)在高盗损的片区放置智能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