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重点是自研芯片,还是做好营销布局呢?( 二 )


小米雷军曾在发布澎湃S1时表示,“芯片行业10亿资金起步,整个投入可能要10亿美金,而且可能10年才会有结果。”当然,历时三年,我们期待的澎湃S2也未出来结果。
也许国内手机大厂在芯片问题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足,但是在手机功能和形态的探索上,却在不遗余力的进行。
Vivo旗下几款型号的手机都有提高相机。vivo X50 Pro引入全新概念——维云台,在画面稳定和视频质量提升上进一步加强;vivoS7的超高分辨率甚至超过电视效果;而viov X60系列在配备ARM最新的Mali-G78架构CPU后,在ARM Val hall图形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大幅提升。
钛媒体消息显示,11月17日,oppo未来科技大会2020上,oppo发布了卷轴屏概念机。Oppo在手机形态的研究上不断探索,布局122项专利,仅在卷轴结构上就有12项核心专利。
这些大厂卖力探索新的产品,就是想要通过新产品进行获利,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厂商们在手机相机或者形态上下的“功夫”并不能看懂,很多消费者对于使用oppo还是vivo再或者小米都没有什么感受,大多是可以上网,与别的手机没有太大区别都没有问题。
就拿小米的1亿像素的像素来说,真的是所有人都需要吗?
在追问像素的问题时,发现市场上是分为两派的,一派是追求高像素,一派是像素够用就可以。
高像素派可能时常拍照,对像素要求较高,但是4000到8000像素已经将皮肤毛发拍摄的非常清楚,那么1亿像素我们到底要拍摄什么呢?吐槽一下,难道手机现在可以研究细胞、分子了吗?
认为像素够用就可以的这派人,他们普遍拍照少,也许只有等到人脸识别、扫码付款的时候才能用到相机,那么对于相对低价的4000万像素同款机和相对高价的8000万像素同款机,他们也许更倾向前者。
当更多的消费者在质疑现在的智能手机是不是在卖“相机”的时候,手机大厂们该怎么做呢?
三、不一定做手机的华为,饱和需求的市场
上面我们说到了华为等手机厂商在面对自研芯片的问题和消费者对于目前智能手机更新换代过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怎样解决。
华为在自研芯片上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但是它很难实现量产,现在荣耀已经被分离,未来也许可以通过新荣耀的身份与高通、联发科或者三星合作来保持曾经的“荣耀”,而作为主体的华为,除了坚定自研的决定,或许可以先发展手机之外的业务也未尝不可,毕竟求生存才能求发展。
除去对荣耀的安排,近期华为与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在智能汽车项目进行合作,并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合并到华为消费者业务中,由华为的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全权负责。
如果说汽车业务相比比较薄弱,那么在通讯技术上华为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家,目前,华为与各个国家在通讯领域仍存在合作关系。在5G通讯技术上,华为做到了领先其它同行企业。
家大业大的华为不管做好哪方面的业务都能很好的发展,并不是没了手机业务就无法生存,反而其他业务也能够支撑未来华为在自研芯片上的进展。
同样的,华米ov的其他三家,在不确定是否会同样受制的情况下,保持对于自研芯片继续投入,提前为未来做好打算也未尝不可。
另一个大问题,目前消费者认为智能手机更新迭代过快,笔者认为是源于几大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竞争会影响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认知,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都集中到手机的相机、屏幕、形态等细节上,从而造成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需求状况。
饱和需求常常受到两个因素而变化,一是消费者偏好和兴趣的改变;二是同行的竞争。
目前手机大厂们在同行竞争中不断挖掘出的消费者偏好和兴趣,也许就是未来智能手机新的趋势。
笔者认为,不管是相机还是形态,都是智能手机的少部分,如果手机的体验感、流畅性能够等到更多的提升,更能让消费者对一部手机甚至一个品牌产生习惯或者依赖的感觉,也就进一步增强了与消费者之间的粘性。
如果手机厂商越来越懂消费者,那么手机是不是会从智能化变成人性化呢?
财经自媒体“灵猫财经”,订阅号:灵猫财经,个人微信号:lmcj011,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