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IPO背后 一家公司用科技点燃人间烟火( 二 )


病得最魔怔的一次 , 是7年前在公司内网吐槽公司谋杀创新 , 惊动了Lucy(彭蕾 , 时任蚂蚁金服董事长) 。 谈完话后 , Lucy不但没批评他 , 还让他组建一个工作室 , “把脑子里的想法干出来” 。
可乐说 , 这也是支付宝的公司文化——层级扁平化 。 低年级同学(阿里内部称呼基层员工为低年级同学)可以直接找高年级同学聊 , 高管也可以直接找基层员工聊天 , 没人觉得这是“越级” 。
工作室起名叫OPEN STUDIO , OPEN的中文谐音是“我喷” 。 6个当时还处在后青春逆反期的低年级同学 , 在没KPI考核的状态下 , 天马行空搞出了不少东西 , 其中一个是现在大家每天都在用的东西——二维码支付 。
“我们当时想了很多手机支付的点子 , 把手机上所有的传感器都研究了一遍 , 看看哪个能用到支付上 。 ”可乐说 , 第一次对二维码产生感觉 , 是发现了一个来自日本的划船小游戏 , 拿手机扫一扫页面上的二维码 , 用手机作出划船的动作 , 网页上面的船桨也跟着动 。 “这就是一种交互方式啊 , 通过二维码 , 用户可以通过一个设备跟网页互动 。 ”可乐当时做了首个二维码支付的demo , 还给马老师做了演示 。
别看这个小小的“二维码支付” , 如果没有这个创新 , 就不会有今天大家付钱时“你扫我还是我扫你”的便捷 。 凭着这个小小的收钱码 , 可乐和团队收获了20多项发明专利 , 好奇心、打破砂锅问到底 , 是“我喷”工作室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 , 在支付宝这些年 , 有可乐署名的专利也有七八十个了 。
当年 , 支付宝all in无线后 , “我喷”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就各回各“家”了 , 可乐中间的工作也经历了口碑、飞猪等阿里其他业务线 。 最近 , 他又回归蚂蚁 , 开始为新一波的“创新”考虑 , 着手打造“我喷”2.0版本 , 为大家带来更多快捷有趣的创新小应用 。
说起来 , 2007年加入阿里时 , 可乐是运营岗位 , 结果试用期没过 , 工作能力考核没过 , 当时他心想“完了完了” , 结果HR价值观考核过了 , 他获得另一个部门面试的机会 , 3个月产品经理试用期后 , 可乐留下了 。
这些年 , 因为一些创新应用 , 可乐几乎和每一任老板都吵过架 , 但是从来没担心过屁股的问题 , 这就是蚂蚁的包容 。
在蚂蚁 , 像飞琯和可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 无论是担保交易、快捷支付、收钱码 , 还是今年每个人都有感知的健康码、消费券 , 蚂蚁的每一次创新背后是无数技术不断累积的结果 , 而它们最终以无数款体验顺滑、操作简单的产品 , 让10亿的国内消费者和8000万的小微商家享受金融科技带来的便利以及温暖 。
来源:杭州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 ,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