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机使用的低龄化趋势,正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

尽快让儿童远离手机
周末去理发,目睹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无论是躺在洗头床上洗头发,还是理发师为她修剪、吹干头发,她自始至终都在打手机游戏,并且外放声音很大,而她年轻的母亲却熟视无睹,没有劝阻一次。我心情很不爽,不光是小女孩手机外放吵到了我,更为一代孩子担心——手机会不会毁了他(她)们,这可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啊!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一把双刃剑。手机使用的低龄化趋势,正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如果是正常使用手机还可以接受,但打着上网课、查找资料的幌子玩手机甚至明目张胆地打手机游戏、交友聊天甚至早恋就让人担忧了。
据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联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手机拥有率正逐年提升。2017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总体普及率高达98.1%,10岁之前触网的比例高达72.0%,比2010年的55.9%显著增加。其中,2017年底7岁触网比例达到27.9%。北京市妇联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显示:4至6岁孩子中,约有53%会上网。
儿童|手机使用的低龄化趋势,正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智能手机使用低龄化,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多危害。健康方面:低龄儿童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使用手机,接触电子屏幕,会使视力下降进而导致近视。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于刚表示,10多年间,我国各学龄段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平均上升20个百分点,有三四成小学生是近视,高中生近视率更是高达80%。除先天因素外,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是重要原因。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容易影响大脑发育。美国一项大型研究数据显示,重度使用智能型产品和电子游戏的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因此也会导致儿童感官衰弱。长时间低头看手机,颈椎承受压力过大,变形甚至压迫神经,会对未来的身体健康造成隐患。
不良习惯养成方面: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现在网络短视频泥沙俱下,在刷小视频、看动画片等过程中,幼儿无法判断其内容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却可以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去模仿视频人物的动作,炫富、化妆、搞怪、搔首弄姿……短视频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者随口说出的一句话,都可能对处于性格可塑期的儿童产生深远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一旦形成便很难改正。在现代生活方式下,以城市大院或社区为单位的相对稳定的儿童社群已经瓦解,相当一部分孩子不认识小区里的其他小朋友。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视频,会进入自我的封闭世界,从而拒绝与外界交流,变得孤僻,冷漠,有的儿童、青少年沉迷游戏中不能自拔,甚至会模仿虚拟游戏中暴力行为而实施激情犯罪。另外,以高频刺激、精彩无需等待为特点的短视频内容简短且没有深度,不断切割着儿童的注意力,进而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学习,学习成绩下滑等。
对于智能手机使用低龄化问题,无外乎有以下原因:一是家长无形中当了个反面教材。俗话说“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沉迷于智能手机,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们长时间使用手机,微信聊天、刷小视频、看网络小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这些技能。有时家长烦孩子吵闹,主动给孩子玩手机,躲了一时轻闲,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此外,儿童在使用手机之初,家长没有及时教育和制止,也是儿童养成玩手机习惯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学校教育让孩子有了更多接触手机的机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学校老师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使用手机学习打卡。这本是好事,然而儿童自制力不足却使之起了反作用。儿童打着学习的名义使用手机,表面是在学习,实则可能是在偷偷打游戏,看短视频。三是网络内容繁冗无章、鱼龙混杂,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个人和网络隐私暴露等风险,时刻威胁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至少不沉迷于手机?可以尝试以下建议:父母要树立起正面形象,作为孩子的榜样,首先应该减少自己看手机的时间,用行动告诉孩子做低头族是不正确的。家长可以多读书,为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其次,在孩子初次主动要求玩手机时,家长应该及时制止或者与孩子认真交流,制定每日玩手机时长和激励机制,鼓励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尽量少玩手机。最后,在空闲时间,家长可以放下手机,带孩子外出游玩、旅行,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知道生活并不只有手机,外面的世界远比手机里看到的精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