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循环”的底牌( 二 )


中国“双循环”的底牌文章插图
从“双十一”管中窥豹 , 全球化在数字时代中已经悄然改变 。 它没有终结 , 只是在走向进化 。 这种进化 , 体现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中 , 体现在新消费时代 。 也就是说 , 中国的“外循环”经济 , 仍然在蓬勃生长 。
市场是没有问题的 , 中国的商品有强大的竞争力 。 借助中国互联网的全球化力量 , 中国的商品会如虎添翼 。
全球化仍然在步步推进 ,中国的“经济外循环”也在链接全球 。 不过 , 在“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之下 , 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关注:物流 。
04
供应链:全球化不可或缺的
“物理实力”
供应链(物流产业) , 它是全球化中不可或缺的“物理实力” 。 跨境电商的爆发性增长带来的全球化进化 , 正是依托这个物理体系 。 中国的外循环经济 , 同样需要强大的“物流体系” 。
比尔盖茨说过 , 没有集装箱 , 就没有全球化 。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没有好的物流体系 , 就没有全球化 。
中国“双循环”的底牌文章插图
如果说新制造带动全球化供给 , 那么新物流则提供了全球化的保障 。 在全球化进化的过程中 , 物流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
在“双十一”狂欢的同时 , 也有另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事实:中国作为世界工厂 , 但全球物流的Top公司还在西方 。 中国产业链条完整 , 全球制造业出口份额约18% , 这么大的量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直接承接 。
虽然进出口巨大 , 但中国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强大国际物流体系 。 在出口高峰期 , 中国外贸高度依赖海外货运公司 。 这导致我们时刻都要担心 , 如果逆全球化的极端事件出现的话 , 依托现有的国际物流体系的供应链随时都可能中断 。
中国的“外循环”经济体系 , 会不会被物流卡脖子?未雨绸缪 ,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有些数据和事实让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担心 。
①美国与德国是全球连接能力最强的国家 , 中国的全球连接力则只有它们的一半;
②在2018年世界银行的物流绩效指数排名中 , 中国排到了第26位 , 全面落后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③在中国国际快递业务中 , 国际三大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7成;
④国际上通常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 我国的物流成本一直在18%左右徘徊 , 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 比全球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
⑤物流企业在国际物流方面规模偏小 , 附加值低 , 业务面单一 , 难以形成齐全的物流产业链;
……
中国“双循环”的底牌文章插图
一个国际货运标准柜 , 以前通行的价格是1000美元 , 但今年一度飙涨到了4000美元 。
另有数据显示 , 10月9日 , 上海出口至美西、美东基本港的市场运价 , 分别为每集装箱3848美元和4622美元 , 其中 , 美西航线相较3月初每条集装箱价格1361美元 , 上涨了近三倍 。
实际上 , 拥有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是每一个真正制造大国应该做到的事情 。 美国有UPS , 联邦快递 , 德国有DHL , 日本有Nippon Express……
在这个新全球化时代 , 强大的物流显得更加重要 。
中国 , 同样作为制造大国 , 作为一个进出口大国 , 我们自己的“物理实力”在哪里?
05
中国要防止外循环“被卡脖子”
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 , 外向型经济又是重中之重 。 这样体量的物流市场 , 应该匹配相同体量的物流平台、物流基地、物流机队 。
我们希望中国也能有像UPS这样的行业巨头存在 。
可惜至今为止 , 中国强大的物流平台不多 , 以阿里菜鸟为例 , 它是中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优秀的企业 。
强大的物流平台到底有多重要?
以今年疫情为例 , 在国际航班纷纷叫停的情况下 , 阿里菜鸟依靠自己搭建的“全球第三张包裹网络” , 建立起一条全球绿色通道 , 形成一个“疫情物质国际运输体系” 。
中国“双循环”的底牌文章插图
据统计 , 通过菜鸟搭建的国际物流网络 , 在国内疫情的高峰时期 , 将来自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万件医疗物资送入最急需的地方 。
而在今年的双十一 , 菜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 , 通过自己搭建的物流网 , 把海外84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件商品 , 运到中国的菜鸟仓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