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享荟】中关村印迹|国产微型计算机 —— 从诞生到普及(下)( 二 )


芯片行业的后起之秀AMD向业界老大Intel发起挑战 , 以价格优势打破了Intel的产销平衡 , 两家打起了价格战 , 芯片价格一降再降 , 致使此前以原价甚至高价购买Intel产品的厂商血本无归 , 全球几百个电脑组装厂家亏损甚至倒闭 。 连业界巨头都难以幸免 , IBM一举裁员4万人才得以苟全于世 , 康柏公司股票大跌、总裁被迫引咎辞职 。 在香港 , 和联想一样正在生产电脑板卡类产品的企业雪崩似的倒闭了40家 。 联想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司的第一次生存危机 , 香港生产基地被迫关闭 。 幸而 , 国家刚刚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成了一把及时的保护伞 , 生产基地得以全身而退 , 在深圳重新启动 。 在1991年黑色风暴的阴霾之下 , 联想通过微机代理销售的业绩不但填平了亏损 , 还实现了88.2%的年递增率 。 但就在联想人自以为挺过了这场灾难的时候才发现 , 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1992年 , 中国决定取消微机进口调节税 , 这原本是为了加大力度普及微型机应用而出台的好政策 , 却因为当时的市场环境 , 成了国内的微机制造商的噩耗 。 原来 , 黑色风暴的影响并没有结束 , 而是在接下来这一年里在世界各地不断回转 , 很快 , 最大的几家微机制造商都被赶向了中国这片诱人的市场 。 没有了进口调节税的壁垒 , 外国品牌长驱直入 , 疯狂抢占着市场份额 。
山雨欲来 , 联想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家用电脑”的概念 , 并为它加上了一个简单上口又充满悬念的品牌—— “联想1+1” 。 公司开始向新的潜在市场进发 , 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 新产品层出不穷:电脑刻绘机、汉字激光卡、中文激光打印机、智能多用卡等等等等 。 好像一个面临天灾的物种在穷举着自己赖以渡劫的一切进化可能 。 1992年 , 联想汉卡和微机破天荒地没有完成销售任务 , 这种低迷一直持续到了1993年 。 一切努力都收效甚微 , 人们不禁疑惑: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 首先 , 国产微机在当时已经逐渐摆脱了技术落伍的境遇 。 1987年当国产286正式面世的时候 , 比世界上同类产品晚了整整五年;其后 , 国产386的面世将这个时间差缩短到了两年;接下来 , 国产486只迟到了6个月;到1993年 , 586(也就是奔腾I)只晚了三个月 。 而且 , 联想微机的质量也早已得到用户的认可 , 供应链又由公司高层亲自坐镇 , 供货效率已经成倍地提高 。 最终 , 问题聚焦在了价格上 。
此时的联想 , 早已被卷入了海外品牌“大举入侵”所引发的价格战 。 联想一直在奉行提高性能、降低价格的策略 , 从方向上讲 , 没有任何问题 。 在12个月里 , 联想连续三次降价 , 力求紧跟市场 , 但销量就是上不去 。 以至于 , 柳传志在93年夏天给销售领导小组下令:剩下的几个月里 , 允许亏损300万 , 只要多卖机器就是成功 。 然而 , 销售领导小组按照这个方针跌跌撞撞地卖到了11月 , 大家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 组长刘金铎一头扎进财务室 , 重新算账 , 结果让他大跌眼镜 。
当时联想的产销流程从配件、生产、成本核算、再到销售分别由四个部门管理 , 部门之间各自为营 , 都想创造利润 , 导致账面上的成本远远高于实际 。 到93年末 , 联想微机并没有按柳传志痛下决心那样 , 以亏损300万的代价占领更大市场份额 , 而是在所有计算机厂家都在拼命降价的时候 , 抱着700万的净利润 , 在销售市场上被对手打得狼狈不堪 。 这一年的销售计划终究没有完成 , 联想甚至没有进入国内销量的前十名 , 刘金铎为此悲愤不已 。
【众享荟】中关村印迹|国产微型计算机 —— 从诞生到普及(下)文章插图
1993年11月4日联想集团 第十六届技术交流会上 推出中国第一台586微机 只比世界上第一台586晚了3个月
联想E系列
价格战仍在愈演愈烈 。 1989年的时候 , 国产微机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还高达67% , 到了1993年的时候 , 已经下降到22% 。 在中关村 , 这种影响更加明显 。 根据《科技之光》报的调查 , 当时在“电子一条街”上出售的电脑 , 有98%是康柏、IBM、AST、惠普等等海外品牌 , 国产电脑只占不到1% 。 国产微机大都溃不成军 , 转而寻求与外国公司合作 , 长城和IBM , 方正和DEC , 四通和康柏 , 这在当时而言确实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发展策略 。 然而就在国产微机形势跌落谷底的1994年3月 , 联想铤而走险 , 成立了自己的微机事业部 , 准备背水一战了 。
当时还不到30岁的杨元庆临危受命 , 执掌起了这个被寄以厚望的新部门 。 杨元庆是1988年第一批进入公司的大学生之一 , 作为一个中国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硕士 , 6年来他一直在默默从事着不太感兴趣的销售工作 。 但是 , 就他此前在CAD部(计算机外置设备部)的业绩来看 , 没有人会质疑他的能力 。 他的性格中有一种“无论是做科研、还是扫大街 , 都会全力以赴”的坚韧 。 大约半年前 , 他开始协助刘金铎领导微机销售 , 每天都为公司权力分散、山头林立的种种体制弊端所困扰 。 这种情况迫使他以一种全新的逻辑来组织新部门的架构 。 原本分散于各个环节部门的管理体系开始向新部门集中 , 形成了专门服务于微机这一项产品的新系统 。 相关人员被缩减了三分之二 , 只留下了一百多人的精兵悍将 。 随后 , 杨元庆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大区 , 仿照惠普公司的分销模式理顺了流通渠道 。 这一年 , 联想就像回到了创业的年代 , 年轻人充满激情 , 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将们克勤克俭 , 俯首甘为孺子牛 —— 而他们奋进的脚步恰恰踏上了那个时代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