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孩子最近“奶凶奶凶”?妈妈了解这3个专家处方,轻松应对“小哭闹”!
文章插图
NO.1
天生的高需求儿
亲密育儿专家西尔斯夫妇曾经提出一个 “高需求儿”的概念,界定的就是一类天生特别难带的宝宝。
这类宝宝的特征,其中有一点就是 高度敏感,需求多变,非常娇气,稍微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哭闹,有时候让大人抓狂却没有多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
带这样的孩子,往往会非常累人,但也并非没有任何回报,因为这类高需求儿如果得到充分的关注与及时的回应、照顾,长大后往往会变得对别人的需求很敏感、贴心。
所以,如果娇气宝宝从出生伊始就有这种特点,家长最好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挫败感,因为孩子这般娇气并不是家长的错。
给父母的建议:
不要对改变的期望值过高,反过来,接纳孩子的这个性情,用心回应他的需求,孩子反而更容易保持平稳的情绪。
好消息是,只要得到妥善的教养,这样的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善。
文章插图
NO.2
“百依百顺”惹的祸
除了先天的性情原因,后来不当的教养方式也很容易造就一个“娇宝”,这种情况在那些过于溺爱孩子的家庭里,更容易出现。
由于家长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很少有机会尝受挫折的滋味,更没有多少机会发展独立面对外部世界的能力,久而久之容易获得一种意识:这个世界是为我而存在的,我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我想怎么样,就得怎么样。
可以想象,有着这种思维模式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庭独自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内心会有多么无助。
【 应对|孩子最近“奶凶奶凶”?妈妈了解这3个专家处方,轻松应对“小哭闹”!】
文章插图
对别的小朋友来说非常容易胜任的事情,对他来说都可能是非常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下,孩子内心的紧张可想而知。
幼儿园的老师不可能像家人那样围着他一个人转,小朋友也不可能都像家人那样谦让他。两相对比,他内心的落差和交往冲突带来的不适体验就在所难免了。
再加上他平时没有多少处理挫折的经验,抗挫力比较差,各种负性体验交织在一起,所需承受的压力就可以想象了。
由于内心一直处在不平静的状态,情绪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出现哭泣等娇气行为就可以理解了。
给父母的建议:
如果孩子的娇气是这种情况,家长就不能把注意力聚焦在如何缓解孩子的行为了。
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给孩子一个常态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历必要的挫折,更有助于他平静地面对外部世界。
一旦获得了这种内心的平静,娇气行为自然就减少了许多。
正确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幸福力
NO.3
突发事件也能引发娇气
如果孩子原本不那么娇气的,近期突然变得娇气了,基本就可以推测,孩子的生活中可能出现了什么突发事件,由于这个事件的影响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排解,致使孩子积压了一定的负性情绪体验而出现了行为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可能对孩子情绪发生影响的突发事件,还比较常见,有些在大人眼里还很稀松平常,常见的比如:
教养人的变更,比如孩子原来寄养在奶奶家,刚刚被爸爸妈妈接回来。再比如原来喜欢的老师调走了,新换的老师又比较严厉。
生活环境的改变,比如搬离了原来熟悉的社区,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在外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比如跟小朋友闹别扭了,被老师批评了,等等。
弟弟妹妹出生了。由于弟弟妹妹还很小,爸爸妈妈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了小家伙的身上,这种现状很容易引发大宝对亲子关系的不安全感。
类似的突发事件,还可能有很多情况,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孩子没有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就可能在焦虑之下,通过哭泣等行为进行宣泄或引起家长的关注。
给父母的建议:
如果孩子的娇气是类似突发事件导致的,家长就要注意做好相关事件发生后的安抚工作。
让孩子确信他依然是父母最爱的那个小孩,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跟他一起面对,这样,孩子才能心安,不必在伤感之下容易哭泣。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
- 方法|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愁,试试那几个方法,或许你不用追着孩子喂
- 方法|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别只会鼓励,试试这5个方法让他快速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