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富养的“留守巨婴”,毁掉的是三代人:你还敢这样养孩子吗?
有态度,有温度,让育儿更简单。
前几天老公告诉我,住在隔壁的老太太被亲孙子气得住院去了。
我非常惊讶,但一想起老太太会照顾孙子的方式,又觉得会发生这种事并不意外。
老太太和孙子一块住,孩子的父母早年间就去外地打工,一年也就回一两次。
而在养孩子这件事上,老太太的做法让我非常不赞同。
不仅不限制零花钱,不限制玩手机的时间,更是样样满足孙子的要求。
为了补偿,孩子的爸妈也经常寄很多钱回来,尽自己所能让孩子过得好点。
并不富裕的家庭,硬是给这孩子,创造出优越的“富二代”生活环境。
文章插图
听老公说,老太太之所以会生气,是因为发现孙子竟然往手机游戏里充值了一万多块钱。
而那一万多块钱都是孩子爸妈在外地辛辛苦苦打工赚钱,寄回来的几个月伙食费。
老太太被气得直接送了医院。
这事也惊动了孩子的父母,他们急匆匆地赶回来探望老母亲,并且把孩子打了一顿。
但最后,事情在孩子的求饶和痛哭声里不了了之。
文章插图
老太太急火攻心,被气得旧病复发,身体变得越来越差。
孩子父母辛苦攒的钱变成泡影,为了生存,夫妻俩准备一人打两份工。
而那个孙子,被揍完后依然没心没肺,沉迷游戏,过着病态式“娇生惯养”的生活。
文章插图
盲目的溺爱和给予,衍生出的“错误富养”教育方式,害了这一家的三代人。
然而老太太这一家子,只不过是那些“错误富养”留守孩子的家庭缩影。
文章插图
富养孩子,并不比你穷养孩子好到哪里去
16岁的“巨婴”,不会自己洗澡,吃饭只要没肉就喊着要吃外卖,从不好好学习,天天玩手机,还上网花钱追星......
你以为我说的是一个富人家孩子吗?
不,这是刚刚脱贫的县里的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
而像这样被“富养”的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常态。
文章插图
父母早早去外地打工挣钱,孩子只能呆在老家上学,让爷爷奶奶等代为照看。
因为对孩子的愧疚感,离家的父母就会想着用钱去补偿孩子。
无论他提出什么要求都一律满足,即使这个要求可能会让他们连吃一个星期的方便面。
他们曲解了“富养”的意思,一心想着让孩子能过上和城里富孩子一样的好生活,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东西——教育。
教孩子不能只用钱,还得用心,用智慧,用方法。
三观正,有教养的孩子,才是富养的最好结果。
文章插图
其实不仅仅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家庭其实都曲解了“富养”的意思。
明明只是普通工薪家庭出来的孩子,却硬是养出个娇生惯养的“假富二代”。
小小年纪就拿大额零花钱,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不离手,没有金钱概念,花钱大手大脚。
不知道何为责任担当,不知道何为吃苦耐劳,不知道何为脚踏实地。
这些父母以为冰冷的金钱能够填补缺失的家庭温暖和教育,殊不知却是在养废孩子。
文章插图
别让你的血汗钱,富养出“巨婴”
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新闻:
上海一女子向环卫工母亲要钱未果,恼羞成怒当街拽妈妈头发拖行,还想殴打。
环卫工一个月才挣几千块钱,竟然还要供养一个已经是个青年的女儿,家庭关系怎么会变得如此?
说到底还是家庭的教育方式错了。
倘若不是这位母亲总是对女儿有求必应,一再纵容,又怎么会养出这样的“巨婴”呢?
文章插图
还有这样一个新闻,有一个32岁的独生子,他从小被父母宠成“小皇帝”,衣食无忧,有求必应。
但是毕业后因为工作不顺,他竟然起了谋杀父母骗取保额的心思。
他将亚硝酸盐(3克可导致死亡)拌到牛肉里,让父母吃。结果父母舍不得吃,把牛肉夹给儿子。
儿子见谋害不成,又将亚硝酸盐放进水里,眼睁睁看着父母把毒水喝下。
- 小男孩|小男孩耳朵疼,去医院检查,看到他耳朵里的东西,医生:你命真大
- 重视|一些人的行为常人无法理解,医生说这是病,要重视!
- 婴儿|了解婴幼儿运动发育轨迹及标准。自我判断宝宝发育的早or晚?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好奇|熟睡的兄妹俩脸上挂着笑意,妈妈好奇的掀开被子,真是暖哭了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