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程维:未来十年汽车可能不再有驾驶舱,共享化的出行变革将发生在中国( 二 )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共享出行总里程大概4000亿公里,占总里程的3%。到2030年,滴滴预计,共享出行总里程占比将达到50%,每2人出行就会有1人是由共享出行提供的。
在程维的设想里,未来的共享汽车,白天在城市行驶,夜晚可以在郊区集中停放、集中加油充电。柳青则笑称,或许未来的北京,六环内将不再设有大型停车场。
中国|程维:未来十年汽车可能不再有驾驶舱,共享化的出行变革将发生在中国
文章插图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
除了“出行共享化”,“汽车智能化”也是滴滴重仓的未来。一个行业共识是,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已经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11月11日,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该路线图提出,到2025年,L2/L3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0%;到2035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全面建成、产业生态健全完善,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应用。
滴滴的愿景之一是成为“全球最大汽车运营商”,自然不会错过这一趋势。滴滴方面表示,平台上连接了超过3100万台的车辆,在分析了大量的出行场景和数据后发现,不少出行问题需要从交通工具侧的变化来解决。
过去致力于优化软件的滴滴,未来十年将会“软件硬件两手抓”,同步优化、快速迭代,此次推出D1便是一个信号。
“虽然已经有不少细节上的改变,D1仍沿袭了传统汽车的结构。”程维预计,到2025年,D1及其升级后的D3、D4将普及超过100万台,到2030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而柳青则提到,按照滴滴对未来的规划,全球用户每年将有100亿小时花在车上,相当于2.5亿部50集电视剧,“希望大家能够精彩、充实、有趣地度过这100亿小时”。
滴滴「造车」的底气今年以来,特斯拉登顶全球汽车公司市值榜首,将一众传统汽车制造商远远地甩在身后;蔚来、小鹏、理想等中国品牌造车新势力,也接连刷新交付记录,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看上去,新能源汽车已经来到了“最好的时代”。
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造车”都是一场门槛极高、回报难料的“豪赌”。如今风光的头部新造车公司,几乎都经历过“苦日子”。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没有200亿不要造车。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曾大呼,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觉得200亿都不够花。
在这样的背景下,滴滴还是联合车企闯入了“造车俱乐部”。
前不久,程维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时曾透露一组数据:在 “十三五”期间,滴滴每年平均运送乘客量超过100亿人次;今年国庆节前,滴滴创下了单日为全球用户提供6000万次服务的新纪录。而就在11月初,滴滴出行宣布10月国内月活用户突破4亿。
显然,手握行业丰富的出行数据,是滴滴进军“造车”最坚实的基础,通过数据锻炼AI技术能力不断增强,将是滴滴参与下一场出行大战的胜利砝码。
此外,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是共享出行用户需求最集中的地方。这也意味着滴滴每天都会接到大量司机、乘客的投诉,这也有助于滴滴找准用户痛点,把缺点和漏洞消化吸收后,变成产品定义的一部分。
中国|程维:未来十年汽车可能不再有驾驶舱,共享化的出行变革将发生在中国
文章插图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
这一点,在D1的设计制造中也有所体现。柳青表示,D1的设计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背后是千万次的用户反馈和近万次的深度调研,实时了解用户的需求,最终针对网约车出行场景,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多方面进行了定制化设计。
除了用好自身优势,滴滴也在积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自2018年4月成立“洪流联盟”起,滴滴不断深耕汽车产业链,与比亚迪、北汽、丰田等车企,以及博世、宁德时代、国家电网等都有深度合作。
4月16日,滴滴出行CEO程维在公司战略会上公布了未来3年的战略目标,内部命名为“0188”:安全是滴滴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一切归0;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其中,四轮车(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业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想见,随着D1推向网约车市场,滴滴离战略目标将会更近一步,其想象空间也将进一步增大;同时,滴滴的这一举动也为行业定制出了新的增长路线,将“共享车”平台引至一个全新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