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试验区|成都:千亿元助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四川日报
未来两年,逾1000亿元投资、170余个重点项目,将助推成都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11月10日,《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公布,提出构建“一核一区多园”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空间布局,抓好“三大特色场景”和“四大重点场景”的应用示范。
A
亮家底
人工智能发展即将进入规模应用周期
发展试验区|成都:千亿元助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今年3月,成都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有何优势?科技部复函明确提及:成都拥有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场景多元、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
高校人才建设方面,成都拥有3所高校获批全国首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建设资格,12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双一流”学科和A类学科,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两院院士11名。
基本研究领域方面,成都已建成国内首个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脑神经科学、脑机接口、深度学习等基础研究领域形成突破,拥有成都超算中心等算力、算据基础设施。
行业应用场景方面,成都发展迅猛。日前发布的《2019年成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成都人工智能企业数据全国排名第七位。目前,成都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300余家,形成了以百度、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企业,川大智胜、四方伟业等本土骨干企业为代表的多层次人工智能企业集群。
产业产值也在同步上升。10月27日,四川产经智库“雨前顾问”发布的《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报告(2020)》显示: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从2018年的5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20亿元,2020年有望突破200亿元。
“从市场前景来看,成都已基本完成市场教育与意识唤醒阶段,即将进入规模应用周期。”该报告提到,从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状况来看,在中西部地区,成都是具有发展活力的城市,但在专利和自主产权方面,低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亟待加强。
B
看发展
围绕产业生态构建“一核一区多园”空间布局
按照科技部“为全国推广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成都经验’”的要求,成都着力喊响“四川话”。新出炉的《方案》提出构建“一核一区多园”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空间布局。
“一核”,是指在成都高新区,将依托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核心区。
“我们已经形成了相关实施方案。”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明确提出,依托该区新川创新科技园、菁蓉汇创孵社区、天府软件园、天府生命科技园等产业功能区发展人工智能,力争到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一区”,是指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将依托成都科学城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设施集聚区。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也出台了相关方案,确定依托成都超算中心、新经济产业园、独角兽岛、天府海创园等,聚焦前沿基础突破,提升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力,力争2022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50亿元。
“多园”是指在“成都东部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成都智能应用产业功能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青白江欧洲产业城”等区域打造10个以上“AI ”融合应用特色专业园区。
围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方案》提出强化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供给支撑和基础设施支撑,同时开展社会实验、政策试验、应用示范“三项必试”。
结合成都自身特色和优势,《方案》提出抓好“三大特色场景”和“四大重点场景”的应用示范。
三大特色场景包括以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基于5G的智能无人机应用、双机场智能管制为代表的智能空管;以地方金融“监管沙箱”、人工智能金融应用为代表的普惠金融;以未来医学、全生命周期智慧医疗应用为代表的智慧医疗。
四大重点场景则包括5G智能制造集群、智能驾驶等在内的智能制造;城市级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示范应用系统等在内的智慧交通;润地大邑县智慧农业产业园等在内的智慧农业;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兴隆湖智慧景区漫游等在内的智慧旅游。
“我们围绕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能级、营造产业生态三方面出台了12条支持政策。”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出台了《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并配套印发了《实施细则》,今年已在100余个申报项目中优选了24个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兑现支持资金近3000万元。(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肖莹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