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孩子叫“妈妈”和妈有何不同,背后隐藏孩子4种变化,妈妈要留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都有着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当孩子平时的一个习惯、一个称呼有所改变的时候,家长们可别轻视了这个小变化了哦,陪伴孩子进入每一个成长的阶段,家长可要仔细观察!
文章插图
在我们那个年代,家长都是追求以温饱为主,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我们要比现在的孩子更早要求独立。小时候,在我周边的同龄人包括我,都很少有人面对母亲的时候会叫上一声“妈妈”,一来是觉得矫情,二来是觉得丢脸。
然而当时同班的一个女孩,却跟我们不一样,每每等到学校下课放学的时候,面对来接她回家的妈妈,她都会欢呼地投进母亲的怀抱,亲昵地喊着“妈妈,妈妈”。如此明目张胆的突兀做法,很快地就招惹起来其他同龄人的闲言碎语。
我相信这些难听的流言肯定也传进了那个女孩的耳朵,但是这位女孩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这个亲昵的称呼,每天对着母亲的时候,我们总能看见她所绽放的大大的笑容。
文章插图
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其实心里是很羡慕这个小女孩的。她可以无拘无束地依赖自己的妈妈并且向她撒娇,这样的表现实际上才是孩子的天性。我也想着学习那个小女孩一样,也喊自己的母亲一声“妈妈”。
但是我发现,我和妈妈之间的长期相处,实际上已经习惯了保持一种距离。相比起叫“妈妈”,我还是称自己的母亲为“妈”来得自然、合适。
文章插图
“妈妈”和“妈”,从字面上来看,都是一种对于母亲的称呼,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妈”相比于叠音来说会更加简便,但是从感情而言,这种称呼的变化还省略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默契与爱。
现在生活条件不同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也渐渐变得溢于言表。与以前不同的是,很多孩子开始把自己的母亲称之为“妈妈”。当有些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把对自己的称呼变成“妈”的时候,甚至还会有些不习惯。其实,孩子突然间转变称呼的做法,其实暗含着孩子的某些改变。
文章插图
妈妈和妈仅一字之差,背后却隐藏孩子4种变化1.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主见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论是在学习、生活方面,样样都要学习,依赖父母给自己指明方向。当孩子面临选择障碍或是难题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将求救的信号投给母亲,亲昵的一声“妈妈”其实就是向母亲讨教的一个标志。
但当孩子的年龄渐渐稍长,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会有“逞能”的表现,有些孩子也会显得叛逆;其实这些情况都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孩子的心理也在渴望着长大,想借此脱掉身上“不成熟”“小孩”的标签,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为此,孩子对母亲的称呼实质上也体现了孩子想要证明自己的心愿。
文章插图
2.想要脱离母亲的怀抱,想要尝试独立
母亲在照顾孩子这方面尽心尽力、呵护备至,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都是肉眼可见的。小的时候孩子不成熟,各方面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比较低,那个时候母亲来帮忙孩子料理内务,规划未来都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孩子总是会有长大的一天,同时也会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以及小秘密,他们也开始意识到,成长中的某些道路,也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的。因此到了这个转折期,孩子们往往会通过改变对母亲的称呼来证明自己想要独立的决心。
文章插图
3.亲子之间存在有间隙
除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变化,当然的还会有外部原因的驱使。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孩子与母亲之间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磨合,当双方面临着矛盾与冲突的时候,相互亲昵的称呼就会显得尴尬。
另外一方面,如果家庭环境过于严苛,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苛刻,导致孩子产生对于母亲的不满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就想着要减少与母亲对话的机会,或者是直接简短对于母亲的称呼。这种称呼的变化,母亲就要考虑清楚了,毕竟这关系到亲子之间的情感。
文章插图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
- 方法|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愁,试试那几个方法,或许你不用追着孩子喂
- 方法|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别只会鼓励,试试这5个方法让他快速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