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潮·科技 > >

预审|「思贤科技」推出标准化产品「智能预审系统」,加速推动政务一网通办智能化



按关键词阅读:

36氪获悉,11月17日,大数据智能服务商上海思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贤科技」宣布推出【智能预审系统】。据了解,以【智能预审系统】为核心引擎的预审系统,可以支撑一网通办企业端多个场景渠道应用,在效果端提升行政审批的效率,加速推动政务一网通办智能化。
据了解,自2018年起,思贤科技便和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一起为上海浦东行政服务中心提供【AI+辅助审批解决方案】。谈及系统研发逻辑,思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段建钢介绍,这次的智能预审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标准化产品,主要立足于挖掘一网通办企业端审批需求及业务逻辑共性。
“思贤科技在近2年内,通过对一网通办政务领域的技术沉淀、审批业务逻辑knowhow的掌握,以及对长三角各行政服务中心的需求调研。研发了标准化产品【智能预审系统】。目前,公司已申请14项相关系统产品专利,据业内研发周期估算,竞争对手至少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追赶上。”其认为。
预审|「思贤科技」推出标准化产品「智能预审系统」,加速推动政务一网通办智能化】谈及定制化解决方案向标准化产品转变的产品路径,段建钢介绍主要有三个层次:

  • 首先,行政审批的依据是国内各级相关法律法规,法规层面的一致性保证了相关行政审批规则在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性,以及产品化落地的可行性。
  • 其次,思贤科技自2016年以来,通过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参与了多个法院信息化大数据分析项目,在司法领域便积累了大量的knowhow并建立了相关的知识图谱。
  • 2018年以来,通过和全国政务改革头部浦东的合作,思贤科技近一步积累了相关大量文档样本数据,并相应开发了面对政务审批文档的专用文档分析模型。公司认为,通过过去四年的持续积累和相关技术迭代,思贤科技已经建立了较完备的面对政务审批的核心技术壁垒,以及快速复制的产品化能力。“
短周期上线应用,加速一网通办智能化
据了解,【智能预审系统】包含思贤科技自研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文档engine以及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智能审批engine。
在具体落地环节,该系统通过将送审纸质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和结构化识别,自动提取审批的要素,评估每份资料的准确度,从而辅助窗口人员进行决策。
从效果来看,通过过去两年的大量数据积累和产品迭代,思贤的【智能预审系统】已实现对1000多个企业相关审批事项的?动识别和审核判断,并在准确率方面,常用解析字段达到99%,非常用字段准确率达到90%。对于常用事项,该平台产品支持客户在短周期内快速投入上线,得以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
另外,对于部分需要定制化服务的政务审批需求,用户可以选择在思贤自研的低代码政务开发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修改相关图谱规则或者引入基于新数据finetune的统计模型。之后公司将持续基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多项技术,基于政务审批的服务事项、法律法规、审批规则的动态变化,不断地迭代更新数据模型和规则库。
效率倍速提升,支撑三大场景应用
以【智能预审系统】为核心引擎的预审系统,可以支撑一网通办企业端多个场景渠道应用。目前,【智能预审系统】覆盖各大行政服务中心高频审批事项,支持自助端自主办理、窗口端线下办理、移动端企业专属网页三大场景中应用。以一份40页的审批材料为例,之前的人工审核需要花费20-30分钟,通过思贤科技的【智能预审系统】,只需2-3分钟就能将材料预审完毕。大幅提高了企业办事人员的效率。
“早在今年6月,思贤科技与青浦行政服务中心合作时,思贤便将在浦东定制化的【AI+辅助审批解决方案】,经研发设计成了产品,可以说是【智能预审系统】的产品前身。” 段建刚补充,“此次发布的【智能预审系统】,把窗口智能服务的架构模块做了嵌入,帮助办事人员一键生成办事所需的材料。”
以内资公司办理变更经营范围为例,原来企业需自行填报3份材料共计51个要素,通过窗口智能服务的功能,企业只需提供1个要素即可自动生成申报材料,实现企业“零材料填报”。
目前,思贤科技已与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多地达成了合作。此外,思贤科技还推出了“ AI鸿鹄计划”。通过招募AI代理合伙人、AI区域合伙人、AI战略合伙人建立思贤科技的合作生态。在之后的规划中,思贤科技计划为 “ AI鸿鹄计划”的合伙人提供商务、培训、服务上的支持,希望让更多合作伙伴受益。


稿源:(36氪新媒体)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J2I042020.html

标题:预审|「思贤科技」推出标准化产品「智能预审系统」,加速推动政务一网通办智能化


上一篇:专题|征稿启事丨《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年第1期“工业互联网” 专题

下一篇:长安汽车|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强强联合 打造智能高端新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