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提要:【补偿性|为什么你在直播电商“剁手”停不下来?】据双11统计百亿级主播两名毋庸置疑,10亿到百亿主播50人+,就连1亿到10亿之间也有一大批,我竟然参与都很少,你呢?最近在思考“为什么电商直播生态如此火”,关于商业模式探讨有...
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插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原文标题:《直播电商消费心理学》,头图来自:
隔着屏幕闻到一股“金钱”的味道,真香。
翻朋友圈看网红带货TOP榜,我瞬间觉得自己的思维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原因是消费经济捧出一大批网红带货主。据双11统计百亿级主播两名毋庸置疑,10亿到百亿主播50人+,就连1亿到10亿之间也有一大批,我竟然参与都很少,你呢?
最近在思考“为什么电商直播生态如此火”,关于商业模式探讨有很多,如:品牌充分利用信息渠道变革带来的红利重新塑造“人货场”,快速抓住快变量中的“机会成本”;“黑天鹅”事件让传统品牌线下模式受到冲击,企业纷纷试水“网络直播”来解决转型问题,不一而论。
可这种变化最终还是围绕手机前消费的终端用户展开,我始终认为先听主播讲半天,然后再抢购某款商品是效率极低的购物方式;且平台售后体系的不完善,总觉得在直播中下单是件不靠谱的事情。
但身边又有很多人在视频中购物,是什么让大家对直播电商趋之若鹜,以不亚于追星的热情投入其中呢?有两个方面:1)占据便宜,2)目标模糊。
前者主播配合各种营销活动来体现直播间前所未有,错过就没有的历史低价,让你觉得不下单就会“吃亏”。
后者刷短视频肯定不是为买某款商品而去,平时多半为娱乐消遣,这属于漫无目的状态;因为主播长的好看或幽默的表演相结合,就被推荐“种草”;这两种导向都离不开“临场感和唤起点”。
临场感和唤起点
有必要先了解“场景”的基础概念,我们每天都在表达的“场景”到底是什么呢?长期以来也没有准确又统一的操作定义。
Henderson和Hollingworth(1999)将其理解为由“空间分布合理的背景”和“离散的物体”构成的真实环境的连贯图像。该定义在学术指导中多次提到并使用;下雪的场景,滑倒的场景,跑步的场景始终都离不来“物”和“景”的组合。
前者而言:临场感通常建立在“场景”之上,它分为“社会临场”和“虚拟临场”和两种,分别指线下和线上。线上来说,通过各种虚拟背景物品结合的方式来塑造出线下实物般的感觉;如VR,AR等不一而论,那在营销领域是什么意思呢?
媒体允许用户将“其它人当做一个人心理存在着的程度”,网站的“互动特性”能促进“个人临场的比较”,由网站传达的“社会临场”通过影响“享乐感”和“有用性”等感知来影响行为意图(Shen, 2012)。
理论比较绕口对吧,我把它总结为“不在面前却有面前的感觉”,让用户感知到类似真实环境的温暖和社交。
如同:你去商场玩VC时,带上头盔会发现当中虚拟现实的画面仿真结合部分好比现实一样。尽管看到的人和景别全是假的,可会把个人意识完全带入虚拟世界中,最终影响个人动作,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说到这里,有必要了解下图文电商和直播电商“临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图文电商靠图片、文字、数字三者组合来展示商品卖点,通过在线客服的沟通进行下单;直播电商除解决传统图文展示的痛点外,还能让用户和主播实时互动。
并且其他买家踊跃参与提问的同时,让购买体现不再是“孤岛”式下单收货,更像是线下购物的场景,两者的临场有什么不同呢?
值得注意的是:实体店靠体验,图文电商靠视觉冲击,直播靠塑造“现实场景”;直播带货(导购,主播)直接替代图文时代客服的角色。一个简单例子:
主播们在对某件羽绒服进行宣讲,他提到保暖性强,纯毛绒面料穿在身上轻薄又不失品位,结合“现场试衣”让你有种在门店购物的感觉,借以此场景与“自己已有的知觉”,来引发共鸣感。
要在图文时代中间沟通成本会花很多,并且用户没有真实看到上身体验效果,直播电商可在短视频内完成上述的一切。
网络中数据调查,用户观看直播最主观的四者感受有:1)颜值,2)才艺,3)优惠,4)乐趣。
进一步而言,几者的相结合让人有沉浸的购物体验感,使得线上人际互动的感觉显著增强,核心是将个人消费行为变成社会消费行为。
文章插图
后者来说:唤起点是什么呢?它和兴趣与需求有平行关系,我把它总结为产品必须在某些场景下,某个时刻用户立刻就能想到你。
稿源:(虎嗅APP)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E62QH021.html
标题:补偿性|为什么你在直播电商“剁手”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