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两人超6000人团队!这家IT公司12年来,做了这三件事!( 二 )


2、技术积累方法论:技术拐点与产业拐点
无论是积极抢抓移动互联机遇,还是拓展汽车智联等业务,预判和把握产业机遇是中科创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杀手锏。
“判断一个产品和技术能否应用,看它能否为市场产生价值是最核心的标准。把握产业在技术变革、商业化价值时间窗口,有两个点则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对技术成熟点的判断,比如技术拐点是否到来;另一方面则是对产业拐点的判断,如果商业化场景使用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能够大于客户付出,那么往往就意味着带来产业化拐点到了。前者关注技术,后者关注产品。那么,当AI、云、5G、视觉识别,当系列概念鱼贯而出,如何识别是技术拐点还是产业拐点呢?这就需要全产业链跟踪。中科创达便是不仅跟踪自己的技术,还会跟踪半导体、应用等多个方面,走通整个产业闭环。”赵鸿飞介绍。
在这种方法论指导下,源于多年在Android、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中科创达已经形成了从硬件驱动、操作系统内核、中间件到上层应用全面的技术体系,核心技术涵盖了通信协议栈、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深度学习算法和安全技术等多个方面。并且,相比于同类公司,中科创达与智能终端产业链中的芯片、元器件、终端、软件与互联网厂商以及运营商等全球领先企业拥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垂直整合优势。
“凭借在操作系统方面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公司建立起底层智能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关键技术集成于芯片,通过芯片+全栈优势,确保其操作系统技术的领先优势。”赵鸿飞介绍,“同时,近来来中科创达聚焦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并深耕智能视觉和智能语音,不仅自主研发物体识别、缺陷检测、人脸识别等诸多AI应用,而且向开发者和制造商推出最前沿的AI开发套件,还联合产学研伙伴聚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生态平台,通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双引擎,助力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企业,中科创达在持续加码研发投入自我创新的同时,还通过成立投资基金、与产业链核心企业一同设立合资公司,通过资本和技术注入扶持产业链上下游创新。目前,中科创达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产业投资,积极战略布局夯实自身实力。中科创达先后投资了移远通信,耐能、黑芝麻,覆盖模组厂商、芯片、算法等众多领域。
赵鸿飞分析说,中科创达是一家技术公司,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只要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就可以通往成功,而是必须需要较长周期的技术积淀和积累。“这对于现在的中国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积累成为中国部分技术被卡脖子的重要原因。”
3、坚定全球化:解决文化融合难题
在赵鸿飞看来,从2008年两个人创办公司起步,到12年后发展到全球6000多人的团队规模,中科创达只做了三件事情:首先是技术布局,第二是和产业生态不断互动和融合,第三则是一直在做全球化。技术为本,生态为王,坚定全球化,成为他对公司发展的核心总结。
“中科创达能够发展成为专注于操纵系统的公司中产值较大的企业,得益于公司生长在中国,中国教育培养了很多工程技术人才,这种独有优势使全球其他公司很难跟公司竞争。不过,操作系统是一个全球化技术,需要全球来整合。中科创达是一个典型的‘双循环’企业,需要把本地企业和全球厂商紧密合作,同时把本地交付做好,以推动全球企业做好智能化转型。”赵鸿飞表示。
团队|两人超6000人团队!这家IT公司12年来,做了这三件事!】全球化整合并购,是中科创达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表征之一。2015年上市以来,中科创达成功进行了两次海外收购,2017年收购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导者Rightware,2018年收购位于保加利亚的图像视觉技术公司MM Solutions。通过这两次海外收购,中科创达大幅提升了自身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国际化地位。
产业链收购为日后的整合奠定了基础。在中科创达操作系统、Rightware旗下的Kanzi和MM Solutions智能视觉技术的叠加下,中科创达的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已经来到4.0版。赵鸿飞表示,网联汽车是重度视觉的产品,通过与MM Solutions在视觉识别领域的深度合作,中科创达未来将给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提供搭载更佳体验的智能驾驶舱生态平台。与此同时,中科创达也给Rightware的亚洲市场开拓带来极大帮助。据介绍,Rightware公司2017年亚洲客户的数量仅有十几家,截至目前的客户数已经超过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