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巨头蔡司神话背后:“金手指”是如何被机器打败的( 三 )


尼康光刻机有着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 , 与GCA故障频繁的产品形成鲜明对比 , 两者的差距甚至在美国芯片制造商中成为流传的一个笑话:当你从GCA购买光刻机时 , 它带有一个说明:“我们最好的机器祝你好运”;当你从尼康购买光刻机时 , 它附带了包含5名服务工程师的服务包 。
有了蔡司这个猪队友 , 加上公司管理混乱 , 1985年 , GCA光刻机的收入从1984年的2.01亿美元 , 骤降至1.18亿美元 , 亏损1.45亿美元 。 1986年在背负1.1亿美元债务后 , GCA末日来临 , 它耗光了资金 , 打算用股份支付蔡司的镜头费用 , 德国人毫不犹豫一口拒绝 。 GCA最大的债权人之一梅隆银行派人接管了公司 , 美国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就此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
GCA倒下后 , 蔡司也在为生存奋战 。 它迫切需要改变的 , 是过时的手工抛光镜头思维 , 以及发现并跟上时代的变化 。
03、落伍的“金手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蔡司被尼康等日本公司击败是有原因的 , 这家历史悠久的公司从头到脚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气息 , 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 , 没有人愿意去接触新想法 , 接受新挑战 。
走进蔡司公司 , 会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 同事之间以完整的头衔和姓氏互相称呼 , 工作节奏很难看出现代痕迹 , 颇有中世纪的悠闲 。 负责摄影和半导体镜头业务的是年迈的汉斯.莱切 , 每天下午4点准时下班 , 和秘书一起喝一杯雪利酒 。 普通员工则喜欢午餐时的仪式感 , 互相祝福“Mahlzeit” , 意思是“祝你好胃口” 。
更为传统的 , 是蔡司一直坚持工匠手工抛光镜头 , 这一人群在蔡司有个金光闪闪的头衔“金手指” 。 他们是蔡司生产车间具有话语权的人群 , 是真正的主角 。 尽管蔡司在奥伯科享的车间里装满了半自动机器和仪器 , 有标准的设备进行研磨和锯切 , 但“金手指”们还是习惯使用手动工具和特殊仪器完成大量的工作 。
光学巨头蔡司神话背后:“金手指”是如何被机器打败的文章插图
人眼显然无法和高精度仪器相比 , 再熟练的工匠 , 也不能保证和机器一样稳定 , 所以蔡司以“金手指”为主导的传统经典玩法 , 等于给自己戴上了镣铐 。
如果抛光镜头时 , “金手指”犯下一个小错误 , 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抛光过度或抛在错误的地方 , 使表面产生微小的凹陷 , 就必须再继续在整个镜头表面上减少一层薄层 。 有时 , “金手指”们会陷入无休止的循环 , 不断出现额外的补救工作 。
光刻机需要的更大的镜头还意味着 , “金手指”们需要更频繁地轮班工作 。 但切换白班、夜班是一场噩梦 。 通常犯错时 , 每个人都会把矛头指向别人 。 这种戏码和不确定性导致蔡司员工的挫折感增加 。
这样 , 人工抛光镜头带来两个问题 , 镜头质量不可靠(GCA就吃了这个亏) , 产量还很有限 。 在上世纪80年代初 , 光刻机镜头和哈苏相机的高端镜头没有太大区别时 , 蔡司每年多做几百个镜头满足光刻机生产商还没什么问题 。 但到90年代初 , 光刻机开始从g线镜头转换到i线镜头 , 生产门槛大幅提高 , 蔡司靠“金手指”抛光镜头的玩法 ,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变化 。 当时 , 6名“金手指”付出大量血汗 , 每年只能交付10个i线光学元件 。
抛光镜头的工匠平均需要6到10年的时间 , 才能磨练出必要的技能 , 变成“金手指” , 这就决定了这一人群的数量极其有限 。 1992年 , 蔡司在全球寻找40个“金手指” , 但一年之后仅找到12个 。
再不改变人工抛光镜头的模式 , 蔡司就会被淘汰出局 。
04、蔡司基本上破产了蔡司虽然固执 , 好在并不排斥新技术 , 1980年代末 , 它的中央研究部门光学实验室Oplik-Labor (O.Lsb)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发下一代镜头生产技术 。
O. Lsb实验室负责原型和工具部门的是克劳斯·利希腾贝格(Claus Lichtenberg) , 他是一位年轻的经验丰富的自动化流程设计专家 , 没有被传统的光学制造思维禁锢 , 认为机器人使用数字设计和计量学数据抛光表面的方法更有价值 。 经过反复实验 , 利希腾贝格发现 , 抛光机器人与干涉仪结合 , 可以实现纳米级的抛光精度 。
光学巨头蔡司神话背后:“金手指”是如何被机器打败的文章插图
但此时蔡司糟糕的财务状况 , 已经很难支持利希腾贝格的想法 , 它快破产了 。 1994年10月 , 蔡司基金会宣布一个坏消息:为避免损失达到数亿美元 , 公司必须裁员2500人 。 德国《明镜》周刊在一份分析报告中称:“在公司合并3年后 , 强大的传统光学和电子公司蔡司再次面临生存危机 。 ”周刊提到 , 蔡司必须削减1.55 亿美元的成本并完全放弃几项业务 , CEO乔布斯特·赫尔曼也可能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