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被误解的“中国式客套”,正在慢慢伤害孩子,但很多家长依旧不改
客套在中国属于一个伦理范畴,其背后孕育着儒家思想的精髓,因此客套也是一种内在修养的体现。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人们为了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来表达“仁爱”的为人处世。
但客套和礼貌还是有差别的,礼貌一般形容的是正向方面,而客套一词中带有虚伪的意思,也就是通过贬低自我,来抬高别人,而且不分性别。
【 家长|被误解的“中国式客套”,正在慢慢伤害孩子,但很多家长依旧不改】但在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中,很难区分礼貌和客套的差异,所以他们在教育子女时,很可能会误导孩子,甚至这些被误解的“中国式客套”,正在慢慢伤害孩子,但很多家长依旧不改。
文章插图
孩子见到“陌生人”一定要打招呼吗?不,他不需要很多家长认为,遇到陌生人一定要打招呼,这样可以化解尴尬,也是孩子长大后为人处世的基本礼仪。
话虽如此,但礼貌不是客套,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强迫孩子去打招呼,那只会换来孩子无情的抵抗。
文章插图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在他小时候,外婆带他出去玩,逢人便让朋友“叫人”,但很多人他都不认识,所以不想叫,当时外婆的一句话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卑。
外婆对其他人大声说:“这孩子和一个哑巴似的,见不得世面,从来不喊人,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大方。”从那时起,他尽量避免和外婆出门,因为他觉得自己“丢人”。
相信朋友的事情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其实家长不需要强迫孩子“打招呼”,只需要以身作则,然后让孩子照着模仿,他便能慢慢学会。
文章插图
“妈妈,别人表扬我,我能接受吗?”宝妈:不能,要谦虚有一次,同事李丽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逛街,路上碰到了很久未见的朋友,朋友看到孩子后,夸赞地说:“这孩子长得真帅,个头还挺高,随你。”孩子听到后满心欢喜,刚想张嘴说谢谢的时候,李丽先开了口。
她对朋友说:“哪里,他经常挑食,长得高也就那样,没啥好的,太瘦不健康,不像你家孩子,又萌又可爱的。”
此话一出,孩子的心凉了一大截,只见妈妈和朋友之间互相夸赞很是开心,但自己却只能在一旁“舔伤口”。此情此景,只想将一首《凉凉》送给孩子。
文章插图
为什么父母不愿意接受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或许在很多人心中,“面子”要重于一切,不仅要维护自己的面子,还要给“别人面子”。
因此为了维护它,人们需要创造出一种情境,当别人表扬你时,你应该通过贬低自己,从而让他人获得“面子”。
但问题是,谁又真正考虑到了孩子的感受?难道小孩子不需要尊严和“面子”吗?所以作为家长,我认为还是要量力而行。
当对方夸赞自己孩子时,家长应该欣然接受,同时再予以别人赞美,这样既成全了孩子,也维护了双方的“面子”,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插图
“女儿,你去帮忙照顾那个叔叔”,女儿:“他们全是我爹?”朋友的父亲前段时间住院,她心情很不好,和我抱怨了一番,原以为是她父亲身体的原因,谁知道是“中国式客套”惹的祸。
父亲经常让她照顾同一病房的病人,还让她帮忙买各种东西,本来没日没夜地陪伴父亲,已经让她筋疲力尽,谁想到还要照顾别人的爹,想想就生气。
就这样,她陪了10天床,受够了父亲让她做的那些“公益事情”,便反问父亲:“他们全是我爹吗?”
文章插图
从这个故事的角度来看,你说父亲是热心助人吗?我觉得不见的,他可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虚荣心”,让别人看到自己女儿的“孝顺”,但却忽略了亲人的感受。
毕竟陪护病人已经很辛苦了,还要照顾一群人,这种事应该委婉拒绝,否则苦的只是自己。
对于“中国式客套”,很多父母都存在误解,认为这是礼貌,值得赞扬,但万事都要根据场景而定,权衡利弊,而不是仅顾个人颜面,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但为何有这么多家长不愿意改呢?
- 现呕吐|一幼儿园50余名学生感染诺如病毒!秋冬高发,家长们注意!
- 便宜|6岁小学生捡到一盒糖,回去给了家长,家长打开后一看报警
- 好奇|熟睡的兄妹俩脸上挂着笑意,妈妈好奇的掀开被子,真是暖哭了
- 方法|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别只会鼓励,试试这5个方法让他快速融入
- 紧急|紧急!3岁女童误将纽扣塞鼻子被送医,医生淡定回复逗乐众人
- 嘴馋|孕妈嘴馋偷吃炸鸡,被婆婆发现后挨骂,孕期真该“戒掉”这些行为
- 胎盘|年轻孕妈产检只想测胎心,医生建议B超后,竟然又被要求立即住院
- 感染|“性病”中最厉害的一种,接触衣物都能被感染,听听医生的忠告
- 宝妈|不知已当妈,宝妈拍男友力被老公“过肩摔”,这些怀孕信号要清楚
- 发生|家长必须了解儿童风湿是如何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