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 四 )


然而,当机器人真的达到了智能或者具备了人类的内在性时,金科玉律也带来了道德与伦理困境。
于人类而言,我是主体,永远享有对客体(人工智能)的控制权与决定权。
而在觉醒的人工智能们看来,人类还要“奴役”他们多久?同等、公平效应下的权益会在哪里?
《人工智能》里的小男孩大卫赚足了眼泪;桑尼成为机器人“救世主”;而细思极恐的艾娃则会毁掉创造者,囚禁“小男友”;即便是《西部世界》里彪悍的德妹,也为自由意志付出了惨痛代价......

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
文章插图
△ 大卫、桑尼、艾娃和德洛瑞斯
2015年,美国AMC与英国TV4台翻拍了瑞典电视剧《真实的人类》。

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
文章插图
△ 《真实的人类》已经续订到了第三季
《真实的人类》将重点放在了合成人觉醒后的人机关系与伦理困境。
合成人遵守着机器人三大定律,服务人类。
然而,事情还是有了变化,因为总有人拥有着上帝一般的执念,要研发出真正的人工智能。
于是,Mia觉醒了,阴差阳错下越来越多的合成人拥有了自我意识。

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
文章插图
△ Mia与Hawkins一家
此时我们会看到人类与合成人两条主线发展,来进一步讨论未来困境。
《真实的人类》就像是《人工智能》一样,选择了较为温和的方式来讨论、批判和思辨,为人类的下一发展阶段提出了种种可能。
D. 后人类时代的超我思考
2001年,威廉·J·米切尔提出了伊托邦(E-topia)的概念。

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
文章插图
伊托邦由电子(Electronic)和乌托邦(Utopia)组成;
与赛博朋克不同之处在于,伊托邦更加平和、中性,既没有极端浪漫,也没有绝望荒野,趋近于科技极端发展下的未来社会形态。
届时数字化成为常态,人与自然、科技的关系更为和谐。
在这种自然共生状态下,人类终于能够摆脱主体思想,完成去人类中心化的视角切入,进入后人类时代。
这时候,人类本身对身体的关注度开始降低,不再那么纠结,人与科技(人工智能)开启了全新的融合发展阶段。

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
文章插图
△ 社会哥:查派
一方面,人类选择放弃上帝造“人”(传统意义上的实体人工智能)的梦想,却没有抛弃对永生的追求;
于是,力求摆脱细胞束缚,探索意识上载,想要“再活五百年”——像《西部世界》、《上载新生》和《黑镜》那样。

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
文章插图
△ 《上载新生》中“阴阳相隔”的亲人可以用意识存储的方式“再次见面”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不去追求物理躯干,尝试融入人类社会,彻底转型为一种意识存在,比如《她》中的Theodore与Samantha。

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
文章插图
△ 《她》(2013)
后人类的转变造就了社会关系的革命,重构了人机交互模式与人类的本我思考方向。
当大家都拥有着思想、意识、自由意志和情感,抛开身体之后,我们与人工智能又有什么分别?
哈拉维在《赛博宣言》的最后以坚定的口吻这样写道:
以抗争的、乌托邦式的观念重构西方亚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自我与他者、头脑与身体、文化与自然、男人与女人、文明与原始、现实与表象、全体与部分”等为核心的二元主义;
改变和颠覆我们关于生命、主体、死亡、现实、意识、精神与肉体等一系列命题的思考和认识
——我宁愿是个赛博格而非女神。
泰然处之:平和面对“他们的未来”
埃隆·马斯克说:“有了人工智能,我们是在召唤恶魔。"
同样的,霍金也有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终结人类”的论断。

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
文章插图
听起来甚为危言耸听,感觉我们明天就会被“奥创”随时干掉。
但现在的人工智能还类似于襁褓中的婴儿。

银翼|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这些人工智能电影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