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说|伊利财报大解读: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压缩,为了激励潘刚挤利润!( 二 )


股权激励有五年业绩承诺 , 碰到年成不好 , 就会挤一挤销售费用 , 把净利润凑出来!
自从2019年的58亿股权激励回购后 , 伊利的负债规模持续上涨 。
2020年9月末 , 短期借款95.41亿 , 较2019年末上涨109.23% , 股权激励未实施前 , 短期借款很少;其他流动负债105.97亿 , 较2019年末上涨245.29% , 其他流通负债主要是公司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 , 股权激励实施前 , 其他流动负债几乎为0 , 现在都有百亿规模了 。
负债规模的大幅上涨 , 带来的是利息费用的大涨 , 2019年前三季度 , 利息费用高达3.65亿 , 同比增长107.38% 。
2、股权激励回购58亿 , 或阻碍伊利发展!
好的股权激励模式 , 会促进公司发展 , 差的股权激励模式 , 可能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合理 , 带来道德风险、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 阻碍公司发展 。
伊利的股权激励结构不合理 , 可能会阻碍伊利发展 。
2019年 , 伊利耗资58亿 , 以均价31.67元/股 , 回购1.82亿股 , 用于股权激励 。 股权激励授予股份1.52亿股 , 价格为15.46元/股 , 不到回购均价的一半 , 一下子损失25亿 。 有五年业绩承诺 , 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年化8% , 25亿分五年摊销 , 每年5亿左右 。
2018年 , 伊利扣非净利润58.78亿 , 按照扣非净利润年化增长率8%测算 , 一年新增扣非净利润4.7亿 , 还不够5亿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 , 显然 , 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过低 , 激励费用过高 。
面对每年5亿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 , 业绩压力就很大了 , 这时候 , 压缩销售费用挤利润 , 就是一个好办法 。
像伊利这样的销售驱动的乳业公司 , 持续压缩销售费用 , 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 , 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也会产生影响 。
2020年上半年 , 伊利营收同比增长5.45% , 蒙牛实际营收同比增长9.4% , 伊利营收增速相对于蒙牛 , 下降了太多 。 如果算上2019年剥离的君乐宝 , 蒙牛上半年营收规模跟伊利近乎持平!
伊利敢于把股权激励价格定得过低 , 容忍摊销费用5亿 , 很大程度上 , 也是蒙牛在2019年7月份 , 把君乐宝股权转让给了石家庄国资 , 这才有了2019年8月份 , 伊利低价的股权激励 。 因为君乐宝被剥离了 , 在两三年内 , 蒙牛营收规模很难追上伊利 。 但回过头看 , 股权激励五年业绩承诺期后 , 伊利的市场份额会怎样呢?是否能延续前期的市场份额增长趋势 , 或者是市场份额可能萎缩呢?
股权激励都给了谁?

股票说|伊利财报大解读: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压缩,为了激励潘刚挤利润!
本文插图
潘刚一人拿走股权激励的三分之一 , 如果算上刘春海和赵成霞 , 三人一共拿走近45% , 其他的475位核心人员也分得不少 , 平均一人每年额外增加50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