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孩子总喜欢黏妈妈怎么办心理学专家告诉你答案( 二 )
我想几乎每个母亲都经历过孩子的分离焦虑,正常的宝宝在6-18个月时都会体验到分离焦虑,所不同的是跟妈妈建立起安全依恋的宝宝能够适度表达分离焦虑,比较容易安慰,也有比较强的探索性和独立性。
四、互惠的关系(18-24个月及以后的几年):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很好地与母亲沟通,母亲可以跟孩子解释自己去了哪,多久才能回来,只要能够信守承诺,孩子都能很快适应短暂地分离。
而此时的孩子也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让母亲抱一抱再走,或者讲一个故事再走。这种稳固的依恋关系能够让孩子在父母离开自己之后仍然保持安全感。
所以孩子的安全感并不会在一两次短暂分离就会有所缺失,也不会因为某一次段时间的相处就变得稳固不变,这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而且宝宝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规律,是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形成的,然后由此逐步扩展到如何与他人交往和互动,以及如何看待未知的世界。
文章插图
03、针对不同的成长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依恋
孩子每一个成长成长阶段对安全感的需求不一样,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不一样,那么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安全依恋关系呢?
一、适当地“宠”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在孩子三四个月饿了大哭的时候,当母亲靠近他,不管有没有给他喂奶,他都会开始停止哭泣,等待着母亲的照料。因为在每天规律的生活当中,他已经可以意识到母亲的照顾行为,所以当母亲靠近他,他就知道母亲来了会自动停止哭泣。
6个月前的宝宝,他的啼哭通常都是生理或者生活需要,并不是有意识去闹情绪。此时孩子饿了、渴了、尿了、拉了......都会通过哭声来传达给父母他的需求,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会通过假哭来控制父母,所以如果此时孩子啼哭不止,父母一定不要不管他任由他哭,一定要及时察觉孩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
这时候的及时满足并不是“宠”孩子,而是通过这样迅速、稳定、重复的行为让孩子认识到与妈妈或者照料者之间的关系,迅速地与家庭成员建立成安全依恋关系,进而建立起与外部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另外,及时反应也不一定就是孩子一哭就立马抱起来安慰,也可以是其它行为,比如跟他讲话、唱歌、抚摸他的肌肤等等,以此来查看宝宝不舒服的因素是什么,并且让孩子感受到他人的关爱,逐渐建立起信任和依恋。
【 妈妈|孩子总喜欢黏妈妈怎么办心理学专家告诉你答案】
文章插图
二、想让孩子不黏人,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信任自己
有个妈妈曾经跟我说过,他家宝宝正在体验分离焦虑,有一次她要出去买菜,宝宝由奶奶陪着玩,宝宝看到她要出去就拼命地想要留住妈妈闹着让妈妈抱抱,可是当时她怕一抱更不好走了,就立刻关上门出去了,可是直到她买菜回来,孩子还在哭。
后来无奈她只要抱着孩子安慰,并讲了一会儿故事孩子才平静下来。
其实此时的妈妈不应该直接关门就走,应该蹲下来抱抱孩子,然后告诉宝宝自己大概出去多久,跟宝宝说会买宝宝爱吃的食物或者水果,宝宝就会理解和适应妈妈的短暂离开,而妈妈断然关门把孩子留在家里,更会让孩子无比焦虑,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视。
我们要让宝宝觉得我们是值得他信任的,在他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出现,这样在我们离开的时候,宝宝才会非常安心,也更愿意探索和接受这个世界的未知。
文章插图
三、经常给孩子传达积极情绪
记得我家孩子两岁的时候我们带她去游泳池游泳,爸爸先带着孩子去了,给孩子带上游泳圈,把她一个人里往水中央推,孩子当时显得非常高兴手舞足蹈。而后来的我看到爸爸把孩子放在一个水深比孩子身高还高的地方,就显得非常惊慌,生怕游泳圈漏气或者别的意外发生,大叫着让爸爸把孩子放在浅水区玩。孩子看到我大叫,感受到我的惊慌情绪,本来怡然自得地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也开始惊恐地哭了起来。
此时的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比如孩子越过一项障碍实现了某个目标,父母要及时地肯定孩子,表扬孩子的努力,那么此时的孩子就会体验到加倍的成就感。而如果孩子没有成功,那么也要鼓励孩子,千万不能挖苦孩子,更不能鼓励孩子放弃,这样才能用积极的情绪来面对成功和失败。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好奇|熟睡的兄妹俩脸上挂着笑意,妈妈好奇的掀开被子,真是暖哭了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
- 方法|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愁,试试那几个方法,或许你不用追着孩子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