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已在文化中苦旅,肉体却仍贪恋红尘,怎样是好

中国传统是肯定人性的,所谓饮食男女,所谓食色性也,都是自然不过的东西。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强调的是回所忘我之事,而不是苦修本身,不是折磨肉体所带来的精神升华。
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感官之乐岂不绕梁,何鄙之有?
子路之为将治兵,冉有之民生富足,公西华之宗庙祭祀,都是了不起的志向,然孔子所"与"的却是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走进生命,体味自然,享受人性之美妙,阳光的人格才是君子圣贤之境界,大同社会之体现。
极端偏激不是中国传统士人所推崇的,从成功者谢安、王阳明,到失意者苏轼,到退隐者陶渊明,他们都共同追求一种人格的完满、生活的趣味、自然的和谐,他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
记住,欧洲走出中世纪的宗教黑暗靠的是弘扬人性高举的是小黄书十日谈,中国近代反礼教打倒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当儒家走向理学背弃了春秋儒学的人性本源时,它本质上就走向了孔子的反面。

■网友的回复
自己是傻逼,但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傻逼,这是人生最高境界;
自己是傻逼,自己知道自己是傻逼,这是人生最差境界。

■网友的回复
知行合一嘛。

■网友的回复
【精神已在文化中苦旅,肉体却仍贪恋红尘,怎样是好】 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你这已经到了空乏其身,让你意识到了,顺其自然慢慢走就是了

■网友的回复
请相信无论多么艰难的现在终是回忆和过去。
美好终将到来。
愿你在当下能负重前行,安然度过眼下的艰难困苦,早日走出樊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