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言不合就“贴标签”,家长的“成见”,会对娃造成哪些影响?
看到标题,有的家长可能十分疑惑,“贴标签”是什么意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怎么就对孩子危害十分大了,吓得我不行。不要急,我给您举几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我们小区有一大片空地,有许多健身器材,是小区里家长带孩子娱乐玩耍的好去处。在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家长们就聚在一起闲聊,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这样的话。“我家儿子特别淘气,总是把家里弄的一团糟”“我家女儿特别内向,叫人不说话,怎么教都不会说,真是愁死我了。”“我家那个才可怕,大人没说啥就掉金豆,真是个小哭包,我怎么能让他勇敢一点?”“我家孩子数学不好,没这方面基因,我该怎么教育?”“淘气、内向、爱哭、数学不好……”
文章插图
看了这些熟悉的例子,你是不是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贴标签,原来我们总是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给别人下一个定义,用这种种的标签就限定了他人包括我们孩子的一切。
一、 家长为什么给孩子“贴标签”?1、用自我价值衡量孩子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世俗的对与错,他们的衡量标准和价值观和成人的世界截然不同。我们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广场上有的孩子自己的玩具很贵,但是他喜欢其他小朋友很便宜的玩具,他也愿意用他的玩具去交换,大人可能认为两件物品价值不同,但是孩子衡量的不是价格是喜爱。由于这种原因,家长在用自己的价值衡量孩子的时候,就有可能给孩子贴一个负面的“浪费”的标签。
2、无意识的行为
有的家长则完全是无意识的行为,他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给孩子贴了标签。如果你问他,他可能还会一脸懵的反问你,我没有给孩子贴标签啊,什么叫贴标签?这种情况说明,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他们就习惯性的说孩子就是不听话,孩子就是淘气,他们觉得所有人都是这样子说的。为什么我这样子说就不对了呢。
3、认为孩子确实是这样
最后一种家长就是他确实认为孩子是有某方面的问题的,他给孩子贴的标签说明他认为孩子确实是这样。有的孩子可能天性就相对内向,有点不爱与陌生人交流,不爱和陌生人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有的家长就会给孩子贴上我的孩子就是害羞,就是胆小的标签。
文章插图
我们从以上举的例子中就能发现,家长给孩子贴的标签大部分都是负面的标签,都是批评指责孩子哪方面做得不够好的。这对孩子的个人成长和性格养成非常不利。
二、贴上的“标签”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1、影响孩子自我认知
【 孩子|一言不合就“贴标签”,家长的“成见”,会对娃造成哪些影响?】孩子年龄还小,他的自我认知是容易受到身边的所谓权威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他最亲爱的父母每天对他说,你就是太胆小了。他的老师也会说他上课不愿意发言太害羞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心里想,既然老师和父母都这样的说,是不是我真的有这方面的缺点了。
2、影响孩子发展方向
家长给孩子贴了标签以后,很容易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虽然现在好多地方已经取消了文理分科,但是在我上学的时候,还流行文理分科,然后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观点,女生没有男生脑子好使,还是学文科比较好学,理科的话没有男生学的好。我身边许多非常优秀的女性同学都受这些话的影响,最终选择了文科。上高中以后,孩子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主见,但是仍然受到家长的影响,更何况更小的孩子呢,一旦给孩子贴上了某些标签,对孩子选择未来发展道路影响巨大。
3、影响孩子思维方式
家长给孩子贴标签,实际上就是代表了家长在判断某些事物甚至包括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根据经验做出一定的判断,并将它固化下来。这种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是比较僵化的。我们应该求同存异,兼容并包,以一种开放宽容的态度去看待所有的事情。家长这种下定义贴标签的行为会让孩子有样学样,有一种思维定势,用来判断任何事物的时候不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
文章插图
可能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知道贴标签,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多的不利影响。自己已经不由自主的给孩子贴标签。但是也不要过分紧张,只要家长做好以下几点就能够改掉这个习惯。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
- 方法|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愁,试试那几个方法,或许你不用追着孩子喂
- 方法|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别只会鼓励,试试这5个方法让他快速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