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以貌取人没教养,孩子戴“有色眼镜”看人,大多是大人做了坏榜样

孩子良好的品行是逐渐建立起来的,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关注和引导尤为重要。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当孩子的行为或者认知有偏差的时候家长的干预就会很有必要。如今物质条件充足,很多孩子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而容易形成“看不起人”的脾气秉性,显然这对孩子自身的品行有影响,同时也使得孩子无法在集体环境中受到欢迎。
朋友周末带孩子去郊区的农家乐游玩,郊区的风景很美,饭菜也很好吃,一家人玩的很开心。就在大家酒足饭饱在树荫下休息时,尴尬的一幕却发生了。原来农家乐老板家的孩子和朋友家的孩子差不多大,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家伙本来应该玩得不错。可以看出老板家的宝宝很开朗,主动邀请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
结果却遭到了朋友家孩子的反对,当朋友家的孩子说出“我不愿意和你玩,你看起来脏兮兮的!”的话时,朋友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没想到自家的孩子会表现的这么没教养。朋友尴尬的无地自容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孩子,最终大家不得不在孩子的哭闹中返程。
相信很多父母发现孩子有看不起人的情绪反应时,在心理上都会很难接受。平时总是吐槽网络上的熊孩子没教养,当自家孩子也说出不尊重人的话时,父母难免会觉得这是大大的讽刺。不过在父母为孩子瞧不起人的态度感到难堪时,了解背后的原因更为关键。
一、为什么宝宝还不太懂事就会瞧不起人了?1.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
孩子在行为习惯养成的时期受到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当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够正面积极的时候,孩子在认知上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时期,对外界环境的学习非常渴望,这时孩子并不懂得分辨好坏,很容易被环境刺激所影响。
大人|以貌取人没教养,孩子戴“有色眼镜”看人,大多是大人做了坏榜样
文章插图
2.模仿大人的行为举止
当家长的行为表现有偏差时,孩子很容易耳濡目染的进行模仿。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自己对是非的判断并不健全,这时基础的行为表现是通过对父母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而获得的。当父母有些瞧不起人的言语或者行为时,孩子很容易因为好奇而有样学样。
3.家长的过分溺爱
父母对孩子的过于宠溺使得孩子无法正确的认知自我,对自我评价过高,很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并且倾向于打压对方,来满足内心的表现欲。同时家长的过分包容很容易使孩子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可见当孩子有过分高傲、自负的表现时,找到具体的形成原因才能够父母的引导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改善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家长也应该理性的对待,过分的重视或者不够重视都不可取。
二、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家长应该怎样做?1.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缺失
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很多时候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片面价值观的传递很容易带入孩子进入认知误区。当父母提供了错误的参照范本后,孩子并不认为这是自身行为的缺失,进而无法在思想上有所改变。所以家长及时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言行举止更加能够发现教育有偏差的部分。
大人|以貌取人没教养,孩子戴“有色眼镜”看人,大多是大人做了坏榜样
文章插图
2.及时的调整孩子的这种行为
当父母发现孩子喜欢看不起人时,家长应该及时的进行纠正,给予一定的重视。不能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借口,尤其是在孩子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的及时纠正更不能少。但是家长也要在方法上有所注意,尽量不要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以柔和的方式进行教育,更加有利于孩子认识到自身错误。
3.引导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方式来让孩子心胸开阔一些,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小格局中。当孩子意识到对方身上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自然自负、自满的情绪会有所收敛。
当父母及时的进行干预后,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会得到有效的规范和调整,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及融入集体生活中都很有好处。培养孩子谦逊的态度更加能够让孩子有努力的动力,也更加有利于孩子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
三、怎样避免孩子戴上“有色眼镜”?1.对孩子的夸奖要适当
大人|以貌取人没教养,孩子戴“有色眼镜”看人,大多是大人做了坏榜样】家长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有利于孩子自我认同感的建立,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但是过分的夸奖不仅不能够达到父母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父母对孩子的夸奖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要把握好尺度,同时不要过高的夸耀孩子的能力,这很容易造成孩子自我认知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