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丧偶式育儿,在平常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在我国,丧偶式的家庭真不少,丧偶不是真的就丧偶,而是指家庭关系中少了重要的一员,妈妈或者爸爸,但一般情况下,一般家庭都缺失了父亲这个角色的存在,孩子就相当于没有爸爸一样。
日常生活中没有这个人的参与,孩子对这个人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丧偶式的不完整,让很多家庭关系陷入了黑暗,也让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很多伤害。
文章插图
丧偶式育儿分为两种,一种是爸爸在外面赚钱养家,迫不得已要由妈妈全权负责家庭,一种是明明双方都在家,却宁愿待在外面,也不愿意回家帮忙带孩子,承担家务。
不管是哪种,留在家里的都练成了十八般武艺,遇到事情自己独立解决,反正另一位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凡事靠自己;久而久之,已经不需要另外一个人了。
我身边的某个朋友,这里给她化名为小童吧,长年累月地独自在家带着她的四岁女儿,女儿从小见到她的父亲的次数屈指可数,她的爸爸在外面赚钱养家,四岁的女儿从小到大,一把屎一把尿都由小童管理。
文章插图
因为没有父亲的参与,她四岁的女儿小小童,对爸爸更是陌生,偶尔她的爸爸回来,她也是从来不叫爸爸,更是带着恐惧,一直粘着她的妈妈不放手,晚上更不要她的爸爸上床睡觉,一进房间就吓得大哭大叫,没辙了,她的父亲只能睡在另外一个房间。
【 心理|丧偶式育儿,在平常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由于小小童从小就缺失父亲的陪伴,现在已经已经四岁,胆子还是很小;经常被幼儿园的小朋友笑她没有爸爸;孩子回到家,就哭着跟她妈妈说:“妈妈,爸爸是什么,为什么其他小朋友笑我没爸爸,我的爸爸在哪里。”
小童说每次听到小小童的这些话的时候,眼眶都是瞬间湿掉,但却还要强忍着泪水,把苦水往肚子里咽,笑着跟小小童说:宝宝“谁说你没有爸爸的,你爸爸在外面赚钱养家,虽然他不能时刻陪伴你,但他对你的爱永远不会比妈妈少哦,你要记住有我们在家,不管爸爸什么时候回家,永远都会有温暖的灯和我们在等着他。”
文章插图
典型的丧偶式家庭式,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父亲与母亲的角色不同,所能教育的东西也不同,妈妈就像温暖的灯照亮着孩子的路,而爸爸则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勇气,让孩子可以大胆向前奔跑。
别小看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研究表明,家庭关系处理不当,孩子的心理健康反而更容易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胆怯、自卑的性格,甚至性情大变,变得叛逆、暴躁、不安。
四岁的年龄,是刚踏过二三岁的婴幼儿叛逆期,在六七岁的时候,还会有一个叛逆期,四岁没有打下坚实的陪伴基础,会让孩子的叛逆期变得更加严重,孩子的叛逆期,只有一个人是HOLD不住的,需要双方共同协作。
文章插图
而另外一个朋友则是另外一种丧偶式家庭,爸爸明明在家,却像天天不在家一样,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就打游戏,周末自顾自的外出钓鱼、骑车,根本不留时间给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孩子眼里,只有对这个父亲敬而远之,从来不理睬。
在孩子做错的时候,父亲再想教训孩子,孩子却直接反驳他:“不用你管,你一直没有带过我,有什么资格管我。”
两个大人更是因为经常谁带小孩的事情而吵架,孩子听多了,每次是扭头就走,话也变得越来越少,性格也是很孤僻,到后面,两个大人反应过来时,孩子已经变得很偏激、暴躁了,只能慢慢抚平孩子心理的伤害,等伤口愈合。
文章插图
那么,对于丧偶式育儿,在平常该注意什么,才能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怎样让TA未来能够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呢?我们可以这样来做。
避免负面的情绪
丧偶式家庭,说是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健康影响,何尝不是对留在家里的妈妈带来了伤害,但不管怎么样,日子还得过下去,如果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露出负面的情绪,语言偏激,经常自怨自怜,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就算孩子有健康的心理,也会变得不健康。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丧偶式的家庭,吵架、动粗是少不了的,缺少感情的培养,两个人逐渐失去对对方的理解和信任,剩下的都是满心怨恨。如果暂时还不想离婚,那么最好顾及一下孩子的感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动粗,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平静商量。
- B超|产检B超时,大夫花式“暗指”胎宝性别,各种“神回复”让人捧腹
- 伤害|逗孩子=伤害孩子?“中国式逗娃”有你想象不到的伤害
- 独立|请停止“中国式喂饭”,对娃没好处,“1期3招”让宝宝独立吃饭
- 育儿|夸夸群和喷喷群如果用在育儿中,哪种方式更能让孩子成长和进步
- 心理学家|被孩子主动喜欢的妈妈有啥特征心理学家做好三件事,你也能行
- 家长|宝宝这4种行为,可能是心理问题,家长千万不要暴力解决
- 方式|当批评扎根在孩子心里,这种“伤害”你意想不到
- 孩子|这4种接娃方式,令老师无比反感,家长还自我感觉良好,你占几条
- 急坏|学习不开窍,打骂责备不管用,急坏家长,换种方式试试
- 青少|这三个因素是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