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深度学习 数据中心 网络安全 NVIDIA
文章插图
文丨谈擎说AI
在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赛道主旋律的背景下,最近布局汽车的互联网巨头和车企们摩拳擦掌,围绕汽车与智能展开的博弈已经开始。
近日,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出行论坛上,腾讯发布了智能座舱、智驾地图等产品。在高精地图的采集方面,腾讯计划年内覆盖35万公里高速和城市快速路,并在明年二季度搭载合作车企新车上市。
高精地图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催化剂,能极大提升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业界对此有一个共识就是,高精地图是L3级自动驾驶落地的必修课,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更离不开高精地图,因此互联网巨头和车企们对于高精地图的布局时常引起业界关注。
作为智能驾驶时代中汽车的基础设施,高精地图究竟有哪些战略价值,它将如何影响电动车行业的格局以及互联网巨头们的商业版图,这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
高精地图“高”在哪里?高精地图之所以成为车企和巨头竞逐的焦点,最初是由于这项技术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而自动驾驶又将成为今后汽车的主要卖点。
首先,讨论高精地图对高阶自动驾驶的作用之前,我们先看当前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瓶颈。
当前的自动驾驶走的技术路线是单车智能,其智能化程度或者所能达到的自动驾驶级别,取决于感知层的硬件配置和决策层的算法优化。在这条路线上,特斯拉布局早、优势大。但这样的技术路线有一个弊端就是上限不够高,突破L3就很困难。
一方面,从成本的角度而言,单车智能技术越先进就越贵。单车智能采用的传感器都是类视觉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相当于驾驶人的眼睛。在感知距离、感受视野、分辨率等方面尽管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但实现起来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而且大量高配感知硬件会让整车的成本变得很高,从而让车型在主流市场失去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车辆高速自动驾驶中,由于感知硬件的能力有限,无法处理行驶过程中复杂多变的干扰因素。例如,难以解决“鬼探头”问题。
“鬼探头”的原因是行人和驾驶员的不良交通习惯,但这种事故通常由司机承担主要责任。司机如果碰到“鬼探头”引发的事故,要么事故责任归车企,要么事故责任归自己。司机用这项功能受挫后可能不敢再用,进而也会影响车企的商誉。无论如何,车企都可能会因这项有点鸡肋的技术造成用户流失,销量下跌。
事实上,汽车厂商都会在用户使用协议条款中说自己是辅助驾驶,而伪自动驾驶技术必然会因为安全性不过关而被叫停,也就难以有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单车智能这条技术路线可能永远也到不了L4、L5的水平。
而高精地图的加持下,汽车将从单车智能走向车联网智能。高精地图的要素包括道路的曲率、坡度、横坡、限高等,把道路的车道线、匝道等更多维度的信息反馈给汽车的电控系统,让汽车在自动驾驶中时刻“有数据可依”,仿佛开了天眼,突破了车身传感硬件的局限,从而实现真正的高阶自动驾驶。
最近,美国的《消费者报告》公布了通用Super Cruise和特斯拉的Autopilot测评对比。从测试评分来看,通用的Super Cruise在各类场景中的自动驾驶功能表现,已经胜过了特斯拉的Autopilot。作为自动驾驶头部选手,特斯拉却输给了传统巨头通用,而通用的Super Cruise所依赖的正是高精地图。
由此可见,高精地图其实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L3-L5)的重要底层技术,可行性也已被验证,作为汽车智能化比拼的重要筹码,各大车企和互联网巨头们对高精地图的布局将会加快。
没有流量红利,巨头依然不会缺席就目前来看,高精地图是2B服务,导航地图则是2C应用。由于用途的区别,导航电子地图与高精地图的商业模式差别也很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互联网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流量的渴求下,互联网巨头纷纷与“图商”共谋商业版图。例如,2013年,百度地图收购长地万方。2014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高德地图,同年腾讯以12亿的价格入股国有地图厂商四维图新。
地图之所以被巨头们青睐,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价值:流量入口和生态协同,二者都建立在导航电子地图对C端用户的高渗透率上。
而对高精地图来说,本质上它是给计算机看的,是底层基础技术,面向C端的应用的想象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而互联网巨头之所以依然青睐,最主要的原因是资金和技术都玩得起,这一点从高精地图的行业壁垒就能看出来。
稿源:(钛媒体APP)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0953F62021.html
标题:c端|智能驾驶时代下,高精地图的入局与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