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状|“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白岩松谈寄宿的三大“罪状”,很真实

开学季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孩子的学校生活又成为父母担心的新话题。前段之间,知乎上的一篇名为《打死不让孩子住校》的文章火了,一位妈妈哭诉着自己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的悔恨。
孩子一周上了五天课,打了五个电话,每次打电话都是在哭。即使是回到了家,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
这其实并不是这位妈妈一个人的感受。一直以来,选择走读还是住校都是困扰宝妈的难题。实际上,住校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些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的妈妈,只看到了住校的方便,却很少了解到孩子住校的真实生活。
罪状|“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白岩松谈寄宿的三大“罪状”,很真实
文章插图
白岩松:再难也不会让孩子住校, 育儿观和尹建莉不谋而合
白岩松是著名的媒体人,因为犀利的主持风格为众人所熟知。一次在参加访谈节目时,白岩松向主持人坦言:我和妻子商量好了,就是再难也不会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住校。
罪状|“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白岩松谈寄宿的三大“罪状”,很真实
罪状|“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白岩松谈寄宿的三大“罪状”,很真实
文章插图
实际上,认识到住校对孩子危害的远不止白岩松一个人。著名育儿专家尹建莉就曾经说:“我明确反对寄宿制,将孩子和父母隔离起来养不出独立孩子。要是能的话,孤儿院的孩子应该是独立性最强的孩子。”
尹建莉将寄宿制孩子的内心状态描述为两个词语:“纤弱”“敏感”,她认为将孩子强制放在一个他不喜欢、不适应的环境,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越来越糟。
罪状|“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白岩松谈寄宿的三大“罪状”,很真实
文章插图
白岩松和尹建莉之所以会在孩子的住校选择达成一致,其实还是因为孩子住校时存在的三大伤害,白岩松将其总结为“三大罪状”。
白岩松列举了寄宿制的三大“罪状”,每一条都很真实
●身体伤害:校园霸凌
对现在的人来说,校园霸凌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全国出现校园霸凌的案件在2015年就高达1000起,其中有65.12%就发生在宿舍。
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怯懦内向的孩子,面对校园霸凌,大多数的想法就是忍忍就过去了。这种心理会助长施暴者的戾气,让孩子身体受到极大的损害。
罪状|“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白岩松谈寄宿的三大“罪状”,很真实
文章插图
●心理伤害:校园冷暴力
经过中学阶段的孩子一定会对“冷暴力”这个词语不会感到陌生。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拉帮结派,对一些品学兼优的孩子进行孤立。这种孤立会让孩子陷入内心的孤独中,时间长了甚至会导致内心发展存在畸形。
●情感伤害:遗弃感陡生
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这些本就不喜欢住校,内向的孩子被父母半强制地扔到寄宿制学校,会对他们的内心产生极大的伤害,遗弃感会充斥他们的内心。
这种遗弃感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形成,让孩子变得越发情绪化,内心的脆弱甚至会为今后埋下隐患。
罪状|“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白岩松谈寄宿的三大“罪状”,很真实
文章插图
虽然寄宿制学校能解脱父母,但也只适合一部分孩子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
父母决定孩子到底需不需要住校,不能完全凭借着自己的个人喜好和需要,应该结合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性格特点,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孩子才适合寄宿制。
1)家和学校距离确实很远
家和学校的距离是许多父母决定是否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的重要原因。对于那些家确实离学校有距离的家庭,父母在和孩子充分交流后,征得孩子的同意后,再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
罪状|“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白岩松谈寄宿的三大“罪状”,很真实
文章插图
2)性格外向的孩子
有些孩子天生就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他们性格外向,爱交朋友,能够处理好自己以及周围人的社会关系。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寄宿制的大集体生活似乎是天生为他们准备的舞台。让他们住宿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同时性格外向的孩子在学校会更受老师的欢迎,如果能当宿舍长,也同样能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
3)身体素质较强的孩子
孩子的身体水平是判断孩子到底适不适合住校的重要因素,如果孩子身体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不要让孩子住校了,住校反而会存在危险。
反而是那些身体素质不错的孩子,住校期间会有更多的机会在操场上运动。
罪状|“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白岩松谈寄宿的三大“罪状”,很真实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