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拉低孩子成绩的6个“致命”坏习惯,家长要留心,早发现早改正!
“我真的学不进去”,“太难了”,作为家长,你是否也曾听孩子这样抱怨过吗?不单是孩子没信心,听多了,家长也会忍不住怀疑:是不是他太笨、天生不是读书的料?但事实上,大部分孩子的能力都差不多,如果一直努力成绩却上不去,很有可能是后天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对。下面这6个坏习惯,是拉低成绩的主要原因,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督促改正。第一种坏习惯:听课不认真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是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听课状态的,成绩一旦下降,很多家长就觉得是课上得不够多,于是就开始给孩子上各种辅导班,但最后结果往往是钱也花了,时间也付出了,成绩却并没有起色。其实原因就在于,家长们忽视了孩子们上课的状态,有的孩子本身注意力就差,上课容易分神,这种情况,即使上再多的课也是白费力气,首先要解决的是培养他的听课能力。
文章插图
建议家长们这样帮助孩子:注意培养孩子做事的专注力,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尽量不要在他周围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一方面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不要给孩子别的压力。每个人的注意力都不可能一直集中,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出现思维停滞的状况,这个时候别逼迫他,要让他休息,或者切换其他科目。如果不是试卷考试练习,建议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每1小时要休息10分钟左右。第二种坏习惯:没规划,效率低我们大人都知道,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中,有规划才能更有效率,能提前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可是孩子往往没有主动规划的能力和想法,这时就需要家长来培养和帮助他。这一点不仅对学习有效,也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文章插图
规划建议:首先,学习计划跟其他计划一样,要有一个系统。最好包括平日计划、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三个部分。其次,把长远目标拆分成短期计划。比如中招考试的目标是哪所学校,要去这个学校应该最终达到多少成绩,而每学期应该提高多少,一点点地去接近和实现这个分数。有了这个短期计划,就要放在平日去执行了。比如找到哪几科是弱项,哪些知识点是弱项,为了克服这些,要做哪些题去提高,从而分摊到每一天去完成。第三种坏习惯:做题时习惯翻参考资料很多孩子在做练习题时有一个习惯,就是随时翻看答案,表面看起来这不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问题,但是时间久了,孩子会越来越依赖参考资料,总要对着书上的知识点才能把题做出来。可是考试的时候,并没有资料可以翻,到时候遇到相同的知识点,很可能还是不会。
文章插图
改正建议: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该记的知识点记在脑子里,这样做起题来才会思路清晰。当然了,一开始难免不能记住全部知识点,所以要先复习巩固知识,再做练习题,做题过程中,就不要再去翻看资料了,所有的题目做完以后再去复盘总结,这样会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时间久了,自然会有进步。第四种坏习惯:只顾埋头做题,没有自主思考很多孩子会出现成绩忽高忽低的现象,这就有点像“瞎猫撞上死耗子”,成绩好的时候是因为恰巧遇到了自己会的题,而遇到不会的就不会融会贯通。这是典型的只会“死读书”,没有自主思考的现象。有很多学科,比如数学,是一个很讲逻辑的学科,只有自己去思考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背书。
文章插图
调整建议:学习和答题时,要教会孩子去分析这个题是在考哪个知识点,每个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异同点。学会整合分析知识点,自然就有了思路,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才会顺畅。思考得多了,印象就会深刻,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五种坏习惯:做题粗心,会的也答错这种情况最常出现在低年级的学生中,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急躁,做事情图快,考场上看到自己似乎会的题,就急于下手,结果本来能做对的题目,因为着急马虎,最后却没得分。
文章插图
建议:注意培养孩子细心审题的习惯,做题的时候要多看几遍题目,想好再下笔。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问题,做事急躁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也常常容易吃亏,所以要从小开始培养,从做题开始培养,让孩子改掉急躁的毛病。第六种坏习惯:不注重劳逸结合处于高中阶段的孩子,学习任务会比较重,而且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很容易身心疲惫和心理压力太大。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劳逸结合,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绩。有时候,孩子的学习状态其实是“虚高”,看似很努力,实则大脑疲劳,思维缓慢,效率极低。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做适当的锻炼,身体好是学习好的基础。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
- 方法|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愁,试试那几个方法,或许你不用追着孩子喂
- 方法|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别只会鼓励,试试这5个方法让他快速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