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爸爸去接萌娃放学被老师拒绝,宝爸:我真的是他爸爸啊!

文丨Tina育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在中国,普遍的家庭养育模式是妈妈承担了所有,爸爸则是大撒手。所以,这些年“丧偶式育儿”等各种问题也比较凸显。随着此概念的不断被渗透和被报道,被纠正,很多宝爸也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从而开始尝试做一些改变。
11月2日,贵阳某幼儿园门口,一位男士站在幼儿园大门口,伸出双手要带着孩子回家。可是孩子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老师问孩子:认识他吗?孩子懵圈了,不置可否。老师接着带着孩子往回走,对着男士说:不熟悉!孩子不认,我们不能让你接走孩子!这位男士哭笑不得,大声喊:我是他爸爸啊!
这个时候,孩子才如梦初醒——哦,是,他是我爸爸!
老师|爸爸去接萌娃放学被老师拒绝,宝爸:我真的是他爸爸啊!
文章插图
×
旁边录像的妈妈则哈哈哈哈大笑。
我也比较好奇,这位爸爸,请问,您到底做了什么?自己儿子要懵圈一会才能认出来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爸爸?
老师|爸爸去接萌娃放学被老师拒绝,宝爸:我真的是他爸爸啊!
文章插图
爸爸长期不在家,导致了爸爸缺位,宝宝对爸爸如同陌生人。
晓筱的女儿今年也是2岁,几乎都是晓筱一个人在带。晓筱的先生做销售工作,经常全国各地飞来飞去的,一年到头在家的时间都数得过来。今年因为疫情,在家时间比较久,女儿总算是适应了下来。在这之前,每次晓筱的先生回家,女儿总要哭上半天,简单来说就是——看到爸爸就像见到陌生的男人一样,会让孩子感到害怕。
对于小朋友来说,陌生的男性,给他们的感受是:危险、高大、不知所措。记得,我儿子2岁半左右,我第一次抱着他去公司,公司里男同事居多。一下子4个男士就围过来看他,没想到儿子立马就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同样道理,爸爸经常不在家,女儿偶尔才见爸爸一次,难怪会哭唧唧的像看到陌生人一样。
缺位的爸爸们,现在是不是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伤害?
老师|爸爸去接萌娃放学被老师拒绝,宝爸:我真的是他爸爸啊!
文章插图
如果说,经常不在家导致宝宝不认识,还情有可原,最让人无语的是,经常在家,还被宝宝无视的爸爸。
爸爸就是换个发型,宝宝就不认识了,像见了陌生人一样。
一位宝妈吐槽,自己的先生理了头发,回家之后,想抱着1岁左右的宝宝玩一会,结果,宝宝歇斯底里的哭着要从爸爸的怀里跑到妈妈身边去。不管爸爸怎么解释,不爱就是不爱了,不是爸爸的样子就不是爸爸了!
如果是这样的爸爸,更应该深刻地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在家都干了啥?为什么宝宝会对你有如此大的误解?只能凭借发型来认识自己的爸爸?
老师|爸爸去接萌娃放学被老师拒绝,宝爸:我真的是他爸爸啊!
文章插图
宝宝们喜欢的爸爸是这样子的:
1、和宝宝能够玩在一起的爸爸。
2、能够跟宝宝心平气和聊天的爸爸。
3、有耐心把宝宝的话听完的爸爸。
4、脾气温和的爸爸。
5、带着宝宝疯玩的爸爸。
作为爸爸,如果能够每天花费1个小时的时间陪伴宝宝,和宝宝做游戏,陪宝宝冒险,带宝宝去户外,跟宝宝动手修理玩具等等,不到半年的时间,宝宝最喜欢的人一定是爸爸,而不是妈妈。
像刚开始,爸爸第一次去幼儿园接宝宝放学,宝宝完全处于蒙圈状态中的情况,一定会随着爸爸介入宝宝越来越多的生活而发生质的改变。
最后,Tina想说,在孩子幼年时期的教育中,妈妈是重要的,爸爸也同样是重要的,所以,那些平时不喜欢带娃,嫌弃带娃太麻烦,太累赘的爸爸们,从今天开始,尝试跟宝宝们做个“玩伴”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注我@Tina育儿,每天分享有趣好玩的育儿教育故事。
查阅更多近期热文:
老师|爸爸去接萌娃放学被老师拒绝,宝爸:我真的是他爸爸啊!】“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退群当然可以,但孩子可是你自己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