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扎克伯格 AR 公司 Facebook VR 纽约时报 零售店 meta VR头显
这个方面产品和业务是分不开的,产品方案和业务策略提升的是同一个大的指标,具体到每个项目,需要再进一步对指标进行分拆,尽可能减少指标的影响因素。实在分拆不了的,那只能视为产品和业务共同的影响,至于是产品主导还是业务主导,得看不同公司不同业务线。
这是3个价值方向,并不是具体产品功能,这几点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分隔独立的。事实上不同的目标,很有可能都是同一个方案去解决。
比如,将某块在线下进行的业务,通过线上的自动化规则代替人工操作,那么同时起到了针对用户的提效,和针对业务提升准确度的价值。再比如,数据的在线精准,一方面起到了管理价值,一方面也作为业务自动化的数据基础。
尤其是基建,很多后台产品的需求都会涉及到一部分基建,常见的比如让某业务流程线上化替代人工、让某数据在线之类的,将这些基建项目往在线管理和用户提效方向靠,通常就能找到可以衡量的价值。
三、从指标拆解后台产品对公司的价值以上这些后台产品的价值,可以用我们常用的两个词,提效和降本来概括。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公司的盈利而服务,不管什么方式的提效和降本,都能往盈利这个大目标上去靠。
当我们做一个后台产品,如何找到适合且有用的指标,以及这个指标会如何影响到公司整体的目标,对公司的价值到底产生在哪,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指标拆解去看。不同的业务部门,会有自己的核心指标作为考核的依据,具体到每个项目,再会拆分二级三级指标,找到一个适合评估项目结果的指标。
文章插图
比如一个做交易的公司的指标拆解,利润之下是收入和成本。其中收入=订单量*客单价,订单量取决于流量、转化、履约、复购这几个因素。
后台产品在其中能发挥的作用,流量方面,通常是运营和市场带来的,产品的CRM和运营支撑系统可以帮助运营和市场人员提升流量的获取、转化之类的;履约即提升交易的履约率,包括时效、距离、库存、服务等各种影响履约的因素,比如前面提到的案例,提升商品缺货订单的履约率。
成本,大致可以分为原料、营销、售后、仓配、人力这几类。
原料和仓配属于供应链业务,后台产品在其中除了做到数据在线准确之外,也能起到业务上的降本,比如通过供应商评级帮助采购选择原料成本更低的供应商,通过采购数量计算降低库存损耗等等。
人力成本方向,是后台产品发挥比较大的地方,所有提升人效相关的产品,包括降低每人次的业务操作时间、提升每人次的业务范围或管理范围,都是对人力成本的提升。
整体上而言,后台产品无论对公司业务还是对用户,都有比较明确的价值,但有些类型的产品,收益还是相对难评估的。尽管如此,作为后台产品经理,还是要尽可能的去衡量产品对业务的收益,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用户,定量还是定性,尽可能找到比较合适的指标。
#专栏作家#潘帕斯雄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进击、踩坑中的产品狗一枚,关注互联网,写过小说,看过哲学。简书:潘帕斯雄鹰。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稿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0E4623R021.html
标题:用户|交易履约类后台产品的产品价值和验证方式(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