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这公司前脚解禁,股东后脚就要“清仓”,创科创板减持纪录( 二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这公司前脚解禁,股东后脚就要“清仓”,创科创板减持纪录
本文插图
光学基膜 图据长阳科技官网
财务数据显示 , 2017年至2019年 , 长阳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4.7亿元、6.9亿元和9.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97万元、8679万元和1.41亿元 。 无论营收还是净利 , 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都很可观 。
长阳科技新近披露的三季报显示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 , 同比增长16.5%;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 , 同比增长38.4% 。 其业绩表现无疑也十分稳定 。
正是基于长阳科技的优秀业绩 , 三季度期间知名私募高毅资产大举建仓了长阳科技 。 三季报显示 , 高毅资产旗下共计四只产品 , 新进成为长阳科技第一、二、三、五大流通股东 , 合计持股数量479.69万股 , 占流通股比例7.08% 。
此外 , 摩根大通也新进成为长阳科技第四大流通股东 , 持股数量96.22万股 , 占流通股比例1.42% 。 考虑到半年报高毅资产、摩根大通均未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 , 眼下看来已经双双被暂时套住 。
尽管知名机构在大举建仓 , 但众多原始股东却纷纷选择了套现 , 且减持比例创下科创板减持纪录 。 为何重要股东要大规模减持套现?是否并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南海成长和一致行动人均为创投基金 , 限售期满后退出是正常投资行为;陶春风、陈素娥等股东则是公司早期投资者 , 已经陪伴公司成长了多年 。 ”长阳科技相关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 , 减持系股东个人行为 ,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 减持对公司不会有太大影响 。
知名财经评论员曹中铭表示 , 创业板曾经出现的大肆减持现象 , 需要防止在科创板重演 。 创业板公司在股份解禁后 , 相关股东的减持曾让市场不堪承受 。 基于科创板公司普遍的高估值 , 有必要在科创板实行更加严格的股份减持制度 。 否则 , 科创板就有可能变成VC、创投基金以及自然人等重要股东的温床 , 而成为其他投资者的梦魇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李伟铭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 , 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