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这五年,青年人才流动更通畅( 二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李侠认为 , 从过去5年中国城市之间各项指标的综合实力排名看 , 区域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 , 城市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 “其中一个最关键的要素 , 就是人才” 。
在他看来 , 几年前一部分城市抢先下手 , 主动降低人才落户的门槛 , 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安家落户 , 如今已经享受到人才红利 , “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中部崛起现象 , 其中人才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 ”
从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 , 谢雷涛曾在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 。 去年他回到国内 , 在此前工作公司的中国总部成都落户了 。
谢雷涛本科就读于北京 , 感受过那里追梦的压力 , 对他而言 , 成都这座城市的慢节奏和美食似乎更有吸引力 。 更重要的是 , 成都高新区聚集了一批集成电路产业 , 让他找到了事业上大展拳脚的方向 。
据统计 , 成都自2017年7月推出人才新政12条以来 , 截至今年10月24日 , 全市累计落户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技能人才超过39万人 。
24岁那年辞去山东公务员“铁饭碗”投入互联网创业大潮时 , 巩书凯面对的是质疑和压力 。 而随后几年 , 他创立的互联网文化创意公司迎头赶上了工业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 在全国多个城市快速布局 , 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年轻人 。
这家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6岁 , 巩书凯感受到 , 随着近年来户籍制度的一再松绑 , 城市之间医疗健康、社保等公共服务逐渐实现无缝对接 , 大学生对户口问题似乎并不像前辈那么在意 , “年轻人的束缚少了 , 选择多了” 。
在强劲的人才政策之下 , 一些城市的确迎来了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 。 近3年 , 西安和杭州的常住人口增量均超百万 , 成都、长沙、重庆、成都、郑州等“新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量超过60万 。
与过去不同的是 , “新一线”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 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 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2%上升到2019届的26% , 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6%下降至2019届的20% 。
在主要的“新一线”城市中 , 2017-2019届外省籍本科毕业生在杭州就业的占比最高 , 其次为天津、苏州 , 均超过一线城市中的广州 。
【中国青年网|这五年,青年人才流动更通畅】经济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王美宁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 对她和身边很多同学而言 , 面对各地对应届毕业生抛出的橄榄枝 , “比起短期的补贴 , 可能我们会更看重这个地方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 。
如何把引来的人才留住 , 更加考验城市社会的软硬环境 。 李侠期待 , 各大城市在向人才敞开怀抱的同时 ,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 , 以及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富有活力的机制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