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定调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 二 )


(二)数字鸿沟弥合任重道远 。 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 金融服务向线上化、智能化发展 , 在丰富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加剧了数字鸿沟问题 。 在服务接入环节 , 瞬时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的新特征抬高了支撑金融服务的软硬件门槛 , 影响服务可达性 。 在服务使用环节 , 老人、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因理解能力弱、接受度低、适应性慢 , 无法灵活掌握各类智能产品与服务 , 在数字生活中被“代沟式”淘汰 。 数字鸿沟拉大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差距 , 加大了不同群体间生活质量对比度和距离感 , 使“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 如何弥合这道“鸿沟” , 已成为金融科技高速发展必须直面的难题 。
(三)供应链安全可控迫在眉睫 。 我国金融业经历了业务电子化、渠道网络化、服务智能化阶段 , 金融与科技融合正在加速 , 逐步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 对金融行业而言 , 在“无科技不金融”背景下 , 金融新业态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 一旦供应链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 将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 对机构自身而言 , 无论规模再大、市值再高 , 如果核心技术产品过分依赖单一供应商 , 就相当于自身发展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上 。 因此 , 必须提前谋划多样可替代的技术方案、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
(四)业务交叉风险不容忽视 。 金融科技背景下 , 金融混业经营更加普遍 , 多种业务交叉融合 , 导致风险交织复杂、难以识别、外溢加剧 。 从传染性来看 , 不同业务相互关联渗透 , 跨界混业更加明显 , 单个市场风险可能沿着资金链、担保链扩散到多个市场 , 越界传染性提升 。 从传导性来看 , 业务流转变为信息流打破了风险传导的时空限制 , 个别机构风险在“蝴蝶效应”和“羊群效应”叠加作用下迅速外溢 , 风险传播速度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 。 从隐蔽性来看 , 一些金融科技创新产品粉饰包装 , 增加了金融监管界定和识别的难度 , 使风险隐蔽性增大 。 业务交叉风险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稳健经营提出更高要求 , 给金融管理部门穿透式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带来严峻挑战 。
【|金融委定调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自2013年余额宝问世以来 , 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迈入快车道 , 金融监管也随之跟进 。
2014年原银监会推出EAST大数据检查分析系统 , 探索将大数据理念运用于监管分析 , 采集包括交易流水、账户明细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底层业务数据 , 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 , 为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 2017年5月 , 人民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 , 推进“数字央行”建设 , 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 。 6月 , 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 , 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 术加强金融监管能力 , 提高金融科技创新背景下对金融风险的识别、防范和化解能 力 。 2018年 , 证监会探索监管科技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应用实践 , 成立了监管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 并于5月底印发《中国证监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 ,着力打造运转高效的监管大数据平台 , 实现对市场主体的全景式分析和市场总体情 况的实时监控监测 。 2019年12月 ,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 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