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插图
“双11”进入到第十三个年头,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在进行备战,可除了李佳琦和薇娅制造的恐怖销售额,并没有留下太多的新鲜感。
当以消费为名的“双11”维系了十余年,早已演变为一种特定的商业仪式:
消费规模的逐年增长,俨然是默许的惯例,哪怕要提前一个月开始“蓄水”;双11的主场几经变换,从图文海报到电商带货,再到短视频主导的消费下沉;同时双11也不再是纯粹的消费狂欢,不断刷新的内容和规则,悄悄记录了电商重心的转移。
倘若从这样的视角来审视“双11”,过去十几年中的进化和演变,其实就是一部简化版的电商流量变迁史。
01 PC时代的“压力测试”
“双11”代表的造节运动,本就是“压力测试”的结果。
把时间拨回到2009年,中国电商市场的格局远比现在热闹。麦考利、京东、凡客、库巴、当当等B2C平台群雄逐鹿,被马云寄予厚望的淘宝商城,却在经历高管离职、团队四散的至暗时刻。
时任淘宝CFO的张勇请缨主事,在当年3月份兼任淘宝商城总经理。那时候11月是个相当尴尬的月份,前面是国庆,后面是元旦和春节,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消费低迷期,为了扭转淘宝商城的被动局面,张勇选择在11月11日进行大促。
第一届双11的筹备显然不太充分,只拉来了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个商户,促销的逻辑也相当简单粗暴,“全场五折”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双11的主流玩法。恰恰是价格战的打法,为首届双11创造了5000万元的流水。那时候淘宝全年的GMV只有2083亿,一场无心插柳的电商大促,让淘宝商城尝到了造节的甜头。
2009年的电商操盘手们并未跳出PC时代的流量逻辑,淘宝商城的前期“蓄水”主要是在央视投放广告,在淘宝网首页进行预告,简单来说就是将淘宝域内的流量集中淘宝商城,和门户网站的流量分发规则如出一辙。甚至连“降价促销”的手段都不算高明,“名品折扣”起家的唯品会、后来靠化妆品起家的聚美优品,无不是“特卖”的玩法。
文章插图
以至于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双11”都只是淘宝一家的主场,销售额数字的变化却相当可观:2010年销售额为9.36亿元,2011年达到52亿元,2012年进一步上升到191亿元……数字上的翻倍式增长,让电商促销开始演变为一场电商狂欢,阿里也笃定了B2C路线的正确性,并在2012年正式将淘宝商城升级为天猫。
尽管苏宁易购、当当、京东等电商平台还未全面参战双11,期间在图书市场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0元售书72小时”、“满100返200,最高返400”、“百种畅销经典名著,泪奔谷底,4折封顶”等促销广告层出不穷,淋漓尽致的诠释了PC时代的流量法则:为了抢夺流量,电商平台争相压价,不惜亏本促销。
这场“压力测试”的结果并不让人陌生,在流量入口和流量规模都有限的局面下,谁能掌握更多的流量,谁就有机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02 移动时代的“流量红利”
互联网在中国市场的普及,智能手机可谓居功甚伟。
【 大促|十三届双11,一部电商流量变迁史】PC时代的流量是中心化的,搜索引擎、浏览器、导航网站等扮演了流量分发器的角色。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规模随着智能手机的销量持续增长,微信、淘宝、微博等月活上亿的超级APP相继诞生。庞大的流量红利,深度改变了电商市场的游戏规则,一年一度的双11正式和疯狂挂钩。
2013年的双11期间,茵曼、裂帛、阿卡等几家女装品牌包下了双十一当天东方卫视的所有广告,轮番播放各自品牌的TVC,试图借助双11的契机“擦亮”品牌,获得大量的流量曝光。
到了2014年的时候,天猫将微博拉入双11电商大促中,用户将微博和淘宝账户互相绑定后,可以在微博上抢大V们发的红包,既促进了微博的互动和活跃度,也让淘宝吸收了一波社交流量。
文章插图
2018年的双11迎来了最高潮,除了微博、微信、各大APP和电视台的植入式营销,线下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灯箱广告。阿里甚至玩起了“锦鲤营销”的策略,收割了一连串的热搜和媒体关注度……
数字再次见证了流量红利的凶猛:2013年天猫双11的销售额达到350亿元,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至2135亿元,比淘宝2009年全年的GMV还多;其中2015年是一个重要拐点,这一年天猫双11的交易额克制地控制在了912.17亿元,但移动端的占比达到了68.67%,海尔、优衣库等传统品牌开始出现在双11的销量冠军名单里。
稿源:(驱动中国)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2c3620H021.html
标题:大促|十三届双11,一部电商流量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