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如初|摩根大通认罚9.2亿美元背后: 百年贵金属价格操作“何时休”( 三 )


此外 , 美国司法部门还详细描述了发生在2012年10月12日的一次价格操作详尽过程 , 当天埃德蒙兹向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发出抛售402份白银期货合约的交易指令 , 令市场误以为白银价格走低而跟进抛售 , 但这些交易指令在执行前全部撤销 , 结果是他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入6份白银期货看涨合约 , 当白银价格恢复正常后 , 他成功“坐收”其中的价差收益 。
此外 , 众多华尔街投资机构还发现 , 2008-2012年期间 , 逐日白银定盘价宣布前后的价格走势均相称诡异——在定盘价宣布前 , 总有人好像在“刻意”压低价格;在定盘价宣布后 , 白银价格又很快恢复正常估值 , 其中不排除有机构在人为压低定价盘从中牟利 。 究竟 , 数千亿美元的白银衍生品交易都是以定盘价作为参考基准 , 定盘价被人为压低的最大好处 , 就是让操纵者手里的白银衍生品交易头寸获利几率大增 , 即便误判价格涨跌 , 也可以通过操作定盘价规避巨额损失 。
在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看来 , 恰是这些摩根大通前交易员的“认罪” , 令摩根大通的白银价格操作证据链逐步“浮出水面” 。
2019年9月 , 美国相关部分再度递交起诉书称 , 摩根大通在纽约、伦敦、新加坡的八名未具名同谋者介入了长达多年的不当投资交易 , 进而操作贵金属价格与“欺诈”客户 。
被起诉者包括摩根大通的前常务董事兼全球贵金属部分负责人Michael Nowak、摩根大通前执行董事兼贵金属部分交易员Gregg Smith和Christopher Jordan;他们被控合谋介入“诈骗犯影响和腐败组织行为”(Racketeer Influv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 Act , 简称RICO) , 以及涉嫌操作贵金属期货市场价格 。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驻纽约助理局长William F.Sweeney Jr表示 , 这三位摩根大通高管及同谋者的价格操作手法相称复杂 , 不但影响贵金属价格正常波动 , 还导致相关银行的不知情客户受损 。
前述认识案件调查过程的投行人士透露 , 通过调查审判 , 相关部分发现摩根大通这些交易员在黄金、国债期货等市场“如法炮制” , 利用虚假下单与幌骗行为“人为操作”黄金期货、国债期货价格波动从中牟利 。 这迫使摩根大通不得不迅速同意支付9.2亿美元罚金了结官司 , 否则相关部分持续深入调查可能会挖出更大的价格操作内幕与证据链 , 导致摩根大通声誉受到更严重的负面冲击 。
白银定盘价话语权被迫转让
此次摩根大通认罚9.2亿美元 , 能否给投行逾百年涉嫌操作贵金属价格彻底划上休止符 , 仍是未知数 。
在2014年黄金白银定盘价形成机制做出巨大变革前 , 伦敦白银和黄金的定盘价一直由五大黄金做市商(洛希尔国际投资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加拿大枫叶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与三大白银做市商(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通过对比交易订单 , 再敲定基准价格 。 这个定盘价影响着数万亿美元规模的黄金白银衍生品交易盈亏 。 值得注意的是 , 由投行敲定白银、黄金定盘价的操纵模式 , 分别延续了117年与95年 。